主题 : 卡佩罗拒招小贝因怕其篡位?英格兰神坛不容外人捣毁
天下菠菜公司CEO
级别: 大牌球星
0  发表于: 2010-10-20 02:06

卡佩罗拒招小贝因怕其篡位?英格兰神坛不容外人捣毁

让一个意大利人来终结属于英格兰的传奇,这不仅是一个笑话,更像是贝克汉姆以及英格兰人的耻辱。但非常遗憾的是,这出闹剧正在伦敦索荷广场上演:贝克汉姆和卡佩罗,见证着这荒谬中又透着必然的咄咄怪事。作为英格兰过去20年最伟大的足球偶像,贝克汉姆似乎在重演着前辈贝斯特、谢林汉姆、加斯科因们的历史:被捧上云端,再被拉下尘凡。只是这一次的刽子手,是一位与他颇有宿怨的意大利人。不过,英格兰人似乎并不习惯让一个外国人来决定自己偶像的命运。

  被告别,难以接受的耻辱

  英格兰人对足球英雄的膜拜,丝毫不逊于南半球的王国巴西。但他们对偶像的摧折,却也是拥有着海滩热情的桑巴世界所不能理解的。在巴西足球史上绝非首席球星的罗马里奥,可以任由自己的意志,办了3次告别赛:2004年对墨西哥与“花蝴蝶”坎波斯双双告退,2005年又宣布在对危地马拉的比赛中正式退出巴西国家队;2008年他的个人退役仪式,又是巴西足协主持,可谓不厌其烦。

  但轮到英格兰人自己的世纪偶像贝克汉姆,盎格鲁人传统而来的傲慢和愚鲁就原形毕现:卡佩罗与贝克汉姆有隙人尽皆知,一个国家队主教练并无任何权力,为一名球员的国家队生涯筹划一场后者甚至并不愿意参加的告别赛,但意大利人就这样做了。于是,贝克汉姆不干了,媒体的反抗声浪也排场不小。虽然大家都明白,对于34岁的贝克汉姆而言,2012年欧洲杯他几乎很难再有机会。但卡佩罗的决绝,似乎又有些不近情理。贝克汉姆的悲剧在于,媒体和圈内外人士一面伪善地做出同情的姿态,一面又并没有对卡佩罗痛下狠手。目前看来,除非出现奇迹,否则去年10月在温布利与白俄罗斯的世界杯热身赛,可能就真的是贝克汉姆的国家队告别赛。

  卡佩罗喜欢给球员们安排“告别赛”早有先例,世界杯期间就郁郁不得志的布莱克本门将罗宾逊,以及曼联后卫布朗根本看不到希望,而卡佩罗居然还在世界杯后象征性地让他们出现在对阵匈牙利的名单中。对于这个看似更像是施舍的名单,两位球员都直接回绝——没有什么比一份退役声明更彰显他们对卡佩罗的无奈。只是这次,自认尚能啖肉的贝克汉姆,还想继续为三狮军团效命,才没有用退役来羞辱卡佩罗。

  只需要再多1场,贝克汉姆就能打破传奇门将希尔顿保持的英格兰国家队的出场纪录。表面上看卡佩罗也算是给足面子,但实际上在他正式宣布不再征召贝克汉姆入队后,这种姿态更像是嗟来之食,15年来一直是全英宠儿的贝克汉姆情何以堪?这并不是贝克汉姆第一次被主帅抛弃,当年的麦克拉伦和卡佩罗,都曾用贝克汉姆向外界树立自己的权威。但时间总是证明,贝克汉姆不会被抛弃。

  拒招的借口是担心篡位?

  卡佩罗与贝克汉姆之间,到底有怎样的矛盾?即便是手眼通天的《太阳报》也不明就里,只是略知世界杯期间,贝克汉姆曾参与调停特里发起的球员哗变,并成功让杰拉德与特里之间的两派达成协议,没上演法国那样的罢训逼宫。但这件事本身就已给卡佩罗制造了足够的阴影:贝克汉姆既然能平息众怒,也就可以挟诸侯以令天子,让他彻底丧失已经所存不多的权威。

  其实贝克汉姆在如今英格兰队内的威望,原本是卡佩罗打算进一步提升队内士气的尚方宝剑,同时,也是他在贝克汉姆受伤后,例行公事地给小贝一个名义上的世界杯之旅补偿的形式。但贝克汉姆在这次特里发动的逼宫中表现过于突出,即便是《太阳报》这样惯于煽风点火的八卦媒体,都没能借势炒作出一个完全不逊于法国的兵变。究其根源,就在于贝克汉姆第一时间与杰拉德和特里分别谈话,促成两人短暂和解,并可以执行卡佩罗的战术布置。而与此同时,无论是杰拉德还是特里,卡佩罗自己都根本找不到任何机会沟通。

  卡佩罗与英格兰球员的关系恶化到什么程度,看看世界杯前的足总杯颁奖典礼就知道了。与特里同一阵营的A·科尔竟然罔顾意大利人伸出的手,让后者颜面扫地。显然,特里的友妻门事件让三狮军团分化为两派,而卡佩罗只是剥夺特里队长袖标的做法又没有平息众怒,同时也招来自认根本不该受罚的特里不满。所有这一切的怨怼,只有贝克汉姆能够凭借自己的资历化解。而这,恰恰是卡佩罗最为担心的问题。而且,最近英格兰媒体大炒贝克汉姆接任国家队主帅的话题,这更让卡佩罗如鲠在喉。

  早在皇马时代,卡佩罗与贝克汉姆之间的矛盾就已公开化。但当年卡佩罗纯粹是出于技战术意义,对年过三十的贝克汉姆有所偏见。而且,事后他也主动向外界澄清,封杀贝克汉姆并非他的本意,而是皇马高层对贝克汉姆的惩戒:“这完全是卡尔德隆为首的管理层决定的,他们认为一名已同意与其他球队签约的球员是不能倚重的。”而事实上,当时小贝根本没有确定加盟洛杉矶银河。但卡佩罗只能服从俱乐部的决定,而俱乐部又将责任推诿给卡佩罗,让意大利人成为媒体的靶子。当时,卡佩罗还指责米贾托维奇说谎,在赛季即将进入冲刺期的时候,米贾托维奇为了稳定军心,表示所有人都将留下,包括卡佩罗。但事实上,当时卡佩罗已知道皇马在跟舒斯特尔接触,后者还草签了个人协议。

  而在卡佩罗到英格兰就职后,他对于贝克汉姆的使用起初仍然是技术意义上的,但很快他就发现,贝克汉姆的能量绝不止于球场。实际上,早在2006年卡佩罗掌舵皇马时,他就明令禁止贝克汉姆飞抵巴塞罗那参加阿迪达斯的商业活动。对于急需树立权威的意大利人而言,贝克汉姆的商业活动过分频繁对他是直接的威胁。随后,贝克汉姆就被《马卡报》曝出与汤姆·克鲁斯大倒苦水,并在接受采访时坦承想离开西班牙。

  11月贝克汉姆私自参加汤姆·克鲁斯的婚礼,更刺激了卡佩罗的愤怒。结果小贝仍然不顾4天后对里昂的冠军杯,飞赴罗马参加了好友的婚礼。当时卡佩罗就愤怒至极:“他应该留在马德里休息,而不是去参加什么婚礼,他是一名职业球员,应该以俱乐部的利益为重,至于参加婚礼这样的社交活动,则应该为他的事业让路。”尽管当时,贝克汉姆其实已经伤愈。对于一贯强调纪律和专注度的卡佩罗而言,贝克汉姆的做法已经越界。贝克汉姆的商业魅力,是卡佩罗非常忌讳的场外影响力。

  世界杯让卡佩罗看到了贝克汉姆的影响力,意大利人绝不会在更衣室存留一个比他更有号召力的人。尽管,他其实已经没有多少权威留存。

  将帅冷战,媒体牺牲品

  早在西班牙时,卡佩罗就曾抱怨媒体在他与皇马高层之间,起到了非常不光彩的作用。而来到英格兰后,他应该已经完全体会到了英格兰媒体惯于“捧杀后棒杀”的传统。尚未来到英国前,他已经被英格兰媒体痛骂,只是因为这个傲慢的意大利人在马德里辱没了他们的偶像。但当卡佩罗拾起三狮军团的教鞭后,舰队街又集体掉转矛头,捧起卡佩罗的臭脚。

  闻悉卡佩罗对建筑和艺术颇有造诣,个人收藏价值达到千万镑,《太阳报》立刻把贝克汉姆调侃成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大卫,鼓励卡佩罗废掉贝克汉姆。最近的案例则是,8月13日卡佩罗已被英格兰媒体爆出,只会给贝克汉姆留出热身赛的出场机会,而且对匈牙利的比赛将是他的告别赛。但事实上,卡佩罗当时被提问的问题是:“你如何看待贝克汉姆 (在英格兰的前景)?”他的回答是:“答案或许要等等,我得先问问他。”但在《每日邮报》和其他跟进的媒体那里,就变成了:“他在英格兰队不会再有机会,这可能是他的告别赛。”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卡佩罗甚至亲自致电小贝向他做出了解释:“事后我向贝克汉姆打了电话,我向他说出了事情的真相,目前我俩的关系依然很好。事实上我很少给球员们打电话,但这一次我和他沟通了一下,因为他的身份还是英格兰世界杯教练组的成员。”

  而此时,英格兰媒体又抓住机会,利用贝克汉姆事件开始“棒杀”卡佩罗。一贯见风使舵的 《太阳报》、《镜报》和《每日邮报》绝不会放过这个抨击、嘲讽和贬斥意大利名帅的机会。此时,还有谁会想起去年世界杯预赛时,拿下9胜1负的英格兰队历史最好预选赛战绩的卡佩罗,享受到的是如同神主下凡的歌功颂德?

  别以为此时贝克汉姆就是英格兰媒体的宠儿,事实上,媒体为他制造的麻烦还更大:波斯尼亚妓女妮茜主动曝光2007年贝克汉姆在纽约与她和另外一位黑人妓女共赴云雨的事情,正是英伦小报最喜欢的题材。他们已经毁掉了菲尔普斯、特里和鲁尼,现在又轮到了贝克汉姆。至少在被笔锋积毁这一点上,卡佩罗和贝克汉姆倒是能够找到共同点。

  就算要毁,也得自己人来

  英国人一向托大自傲,媒体的帝国遗老心态无处不在。放在足球领域内,就是其实实力一直在欧洲并非顶尖的三狮军团,历次大赛都被本土媒体吹捧为夺冠热门,随后狼狈归来。虽说英格兰媒体一贯有“捧杀后棒杀”的传统,但要毁神,还得自己动手,容不得外人置喙。当年戴安娜王妃逃到巴黎,尾追的30多名狗仔队大多数是来自英国的媒体,哪怕已在异乡也得是英国人追到独家新闻。

  在贝克汉姆将人生重心转移到美国后,英国媒体其实就已在哀叹一个令他们受惠十余年的新闻富矿告罄。因此,对他的“棒杀”也就不遗余力。上一次贝克汉姆被“棒杀”,恰恰也是在他离开英格兰后:2004年与秘书的偷情秘史,让在马德里郁郁寡欢的贝克汉姆遭遇了重大打击。贝克汉姆2008年后彻底告别英格兰,除了国家队赛事之外。现在,波斯尼亚妓女妮茜的出现,又是英格兰媒体的惯用伎俩:你的离开,就意味着毁灭。

  贝克汉姆和卡佩罗间不断交恶的4年,英格兰媒体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无中生有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甚至,连内容都是子虚乌有。贝克汉姆和卡佩罗都已是不止一次对外澄清,自己并没有说过报章上的狂言。但小报们始终在球场上站到贝克汉姆一边:理由非常简单:自己的偶像无需卡佩罗动手。

  
红魔,永远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