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罗转会被炒得最热的7月初,西班牙媒体曾经报道说,皇马为C罗开出了9000万欧元的转会费。9000万欧元是什么概念?按照最新的汇率,大概将近10个亿人民币了。我算了算,把中超所有俱乐部球员的身价加起来,再把中超所有俱乐部一年的全部收入加起来,再把中超所有大牌球员的收入加起来,恐怕都未必能抵得过C罗一个人。
一方面,这个数字折射出了欧洲足球资本已经发展到了怎样的地步,但是另一方面,透过这个数字的对比,我们更能感受到中国足球目前的市场含金量,究竟已经到了多么低的一个水准。
是中国足球,而不是中国体育,中国体育现在的含金量并不低,我所知道的是,一家体育用品的赞助商,为了能成为北京奥运会和中国代表团的赞助商,付出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代价。要知道,在这份协议中,这10多个亿是纯现金,而不包括大量的价值不菲的实物。至于刘翔和姚明的含金量,就更不必说了,他们一年的所有广告代言等一系列收入,并不见得会比那些欧洲的大牌球星少了多少。
“含金量”,更多时候是由你本身的“产金量”决定的。我所知道的是,几年前巴塞罗那队的一场欧冠主场比赛的票房,就达到了将近一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我还知道的是,目前中超大多数球队,如果某场比赛的票房超过百万,就算是几年难得一见的奇迹了。既然人家一场比赛的“产金量”是你的几百倍,那么,按此比例,人家一个球员的转会费,超过所有中超俱乐部的身价之总和,也就没有什么值得意外的了。
这是中国足球的现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超已经没有了含金量,很多时候,含金量需要你去努力挖掘。让申花老板朱骏感到最得意的是2006年的那场上海德比,其实那场比赛之前,虹口足球场已经很多年没有坐满过了,而在那场比赛之前,德比的票房号召力已经大不如前,但是结果呢?在那场比赛里,虹口足球场出现爆满,而电视转播的收视率,也创下了当年足球比赛的最高纪录,甚至超过德国世界杯。
中国足球的最大问题在于,我们缺乏一个像NBA那样的机构,中国足协这么多年做的主要事情是管理联赛,而不是对他的品牌进行维护和开发。
这让我想起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那是一道看图作文,漫画上,一个人连着挖了许多口井,其实下面有水,但是挖井人每次只挖了两下就放弃了,并且重新换个地方挖,有一口井已经很接近水面了,结果他还是放弃了,并最终得出了“这儿没水”的结论。
挖井有时候和掘金是一样的,即便在2005年,在中国足球绝缘德国世界杯的第二年,百威啤酒这样的企业仍然愿意花100万美元,买断上海的一个国际足球邀请赛的杯名。其实,中国足球的水平如何,和含金量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现在,随着国家队的又一次失败,足球市场的准入门槛,正处在历史最低的位置上,对于一些明智的人士而言,商机正在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