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20强赛失利的洗礼,从国足回归国奥之后,杜伊明显变了。他开始尝试着用他所了解的“中国方式”,加强与中方的交流沟通,这无疑令人欣喜。但是,另外一些变化则令人担忧,杜伊似乎也在丢失自我、迷失方向,不再坚持刚到中国时的那些东西。
在离开沈阳之前的小结会上,杜伊的开场白如下:“我一般不喜欢比赛后第二天马上就召开小结会,但中国人的方式是立即总结,所以有了这次小结会。”
以往,在训练之前,杜伊很少专门讲话,但如今每课必侃;以往,杜伊从来都是比赛当天宣布首发阵容,这次准备中马之战,他提前3天就在队内公布了首发。按中国人的理解,提前确定首发是为了“让出场队员更好地进行准备”,杜伊似乎接受了这种方式。
这些变化或许是积极的,是在吸取教训。但有一些变化,则令人看不懂了。以往杜伊反对封训,可这次抵达延吉之后,国奥队从7月9日开始封闭。据说,近来外界关于他的一些负面的报道传到了杜伊的耳朵里,于是一气之下宣布封训,有些与媒体“较劲”的味道。
这些年来,每每大赛之前,尤其是本土教练执教时,总会出现主帅与媒体之间的对抗。本来,外籍教练不懂中文、两耳不闻窗外事,应该说是一大优势。但如今的杜伊,似乎在重复着过去的老路。
这还都是小问题。真正致命的是,杜伊似乎在迷失自己。这些年来,无论是土帅还是洋帅,无不以失败收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几乎都放弃了刚上任时的思路。最典型的就是朱广沪,2007年率队参加亚洲杯时,队伍的风格、技战术打法与2005年上任伊始已经面目全非。
2006年底多哈亚运会上,杜伊的国奥队能拼、善抢、好跑,赢得了满堂彩,当时杜伊始终强调“快”,无论训练、比赛都是要求一两脚传球。虽然队员们屡屡失误,但至少有自己的特点,看似简单,但却实用。可临近奥运会了,在20强赛失败之后,看看国奥队的比赛,哪里还有亚运会时的气势与特点?
技战术打法是如此,人员方面似乎也如此。以沈龙元为例,都知道杜伊最亲睐的小沈,但问及小沈,如今连他自己都坦言“心理没谱”,不知道自己能否参加奥运会。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这很容易让人想起沈祥福、朱广沪执教后期的情景。这样的变化,是不是有些可怕?
当初,我们请来杜伊,是要让杜伊来改造国奥队,但如今却是杜伊被中国足球同化了。奥运在即,不知道这究竟是喜还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