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再度折戟世界杯预选赛之际,俄罗斯闯入欧洲杯四强。国人惊叹希丁克“神奇”的同时,期盼着希丁克能够到中国“神奇”一把。
●“希丁克拯救俄罗斯足球”只是表象,一个人根本不可能改变全局。俄足球变革的核心在于前苏体委在1990年撤消“足、冰球管理局”、放权足协,使俄足球真正走上职业化。期间经历过阵痛,最终还是走上了复兴之路。
●中国足球从新中国成立伊始,无论训练体系、管理体系几乎就是沿用前苏模式。继承了前苏联衣钵的俄罗斯足球已为我们走出了一条新路,为什么中国足球界就不能认真学习、借鉴?
●国足折戟之时,国人正全面反思中国足球。将中国队这次折戟归结为谢亚龙、杜伊等个体,无异于冲击德国世界杯失败时归罪于阎世铎、阿里·汉。中国足球的失败是数十年运行与管理体系、模式的失败,包括阎世铎、谢亚龙、阿里·汉、杜伊……他们都只是牺牲品。
●痛定思痛,中国足球需要在管理的体系上、模式上来一次大变革,更需要在思想上再一次解放!北京奥运会后,有关部门首先应“放生”中国足协。 7月2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亲自接见了俄罗斯队主帅希丁克和全体队员,以此表彰在欧洲杯上的优异表现。俄罗斯在欧洲杯上的重新崛起是中国球迷关注的一大焦点。屡创“神话”的希丁克继续着传奇,国足在南非世界杯预选赛中再次折戟,有人高呼“哪怕贷款也要把希丁克请来!”似乎只要希丁克一到,中国足球便可堂而皇之地走向世界。
梅德韦杰夫与希丁克干杯
若真如此,中国足球倒也值得试一把。问题在于,我们对俄足球复兴的认识否过于“简单化”?这些年,中国足球始终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常常被“现象”牵着鼻子走,“将希丁克请到中国队来当教练、中国队就有救了!”这无疑是对“被‘现象’牵着鼻子走”的又一最好阐释。不能否认希丁克在复兴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但仅仅盯着一个希丁克,而忽略俄罗斯足球在职业化改革进程中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忽略俄罗斯(前苏联)政府部门、体委以及足协其中所做的巨大努力,不仅无益于中国足球问题的解决,反而有可能将中国足球引向另一“歧途”。
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单就足球而言,新中国成立至今,无论小到训练大纲、大到管理体系、体制,几乎沿袭了前苏模式。这个模式有别于当前世界足坛公认发达国家如英、意、德、法、西等国的发展道路。随着俄罗斯足球的重新崛起,其发展道路与模式似乎更值得中国足球界认真研究与借鉴,
我们绝不是对国外运作模式顶礼膜拜、照搬照抄,但我们同样不能拒绝和排斥外国符合职业足球发展潮流的先进经验。 前苏管理模式制约足球发展
前苏联作为一个体育大国,足球方面也颇有成就,步入80年代后每况愈下,西欧诸国随着职业化的深入,逐渐成为世界足坛领头羊。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前苏联足球何去何从成为其国内探讨的主要话题。1984年底,苏联《科学与生活》杂志刊登了前苏功勋运动健将斯塔罗斯京的文章《足球运动青春常在》,对苏联足坛存在着的问题提出了批评,并指出:
要使苏联足球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就必须要对管理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此文一出,引起了广泛关注。1985年初,《苏维埃体育报》针对全苏足球发展状况展开了为期两个月的大讨论,核心议题就是:苏联足球何去何从?如何进行组织结构上的改革?究竟要不要走职业化道路?前苏当局虽也进行了一些小改良,诸如让更多的大龄优秀球员走出去等,但体制上并无任何动作。1986年,全苏第一家完全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俱乐部——第聂伯正式开始运转。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该队在1988年就夺取了全苏联赛冠军。评论家指出:不管承认与否,第聂伯的好成绩源于俱乐部的独立经济核算,根源于足球队员的职业化,可以说,它是向职业化过渡的一个成功典范。
正是由于第聂伯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加上包括基辅狄纳莫、第比利斯狄纳莫、莫斯科斯巴达克、泽尼特等数家俱乐部也相继走上了职业化道路,因而,“全面职业化”呼声越来越高涨。但俱乐部的职业化雏形与当时苏联的管理体制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冲突,例如条块分隔的管理模式、人员不能自由流动,等等。
1988年上半年,苏联部长会议、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和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联合作出了《关于改善足球、其他运动项目的管理和调整基本体育项目运动队、运动员收入的补充办法》的决议。决议的出台,为苏联进一步深化足球体制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在此背景下,苏联60年代传奇门将卡瓦扎什维利、1960年欧洲杯传奇巨星波内德尔尼克以及“苏联足球教父”洛巴诺夫斯基等牵头,在同年下半年成立了一个“足球联赛联盟”,还草拟了《章程》。
该“联盟”在章程第一章第1条中规定:“苏联足球联赛联盟是一个社会性的专业体育组织,其目的是为了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在吸收国内著名专家、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社会组织、大众信息机构参加的条件下,进一步改进对足球的管理。”它由足坛专家、裁判、教练、运动员等共同组成,与当时“全苏足球协会”是有区别的。“足协”是由那些不是以足球为职业的法律专家、科学家等人士组成,完全按政府机关的机制建立起来,带有明显的官方性质。而“足联”则把直接从事这个项目的职业人员联合起来,解决足球各方面的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职业性的组织。
自上而下撤消“足、冰球管理局”
前苏联负责全国体育事业的主管部门是“全国体育文化运动委员会”,下设各个管理局。因冰球在前苏的影响力不亚于足球,苏联将足球和冰球合二为一成立了“足、冰球管理局”。一开始,“足、冰球管理局”局长兼苏联足协主席、国际足联副主席科洛斯科夫对这个新成立的“足联”还是持支持态度,甚至公开表示,“足、冰球管理局”在新形势下依然是国家体委下属的一个部门,其功能是解决足球基层政策的问题、提供科学教学保障、研究其他运动项目的先进经验等,以此将“足协”和“足联”的功能区分开来。
但“足联”似乎并不甘心于此,开始利用《足·冰球》周刊的影响力,呼吁用这个组织替代由科洛斯科夫把持的国家体委“足、冰球管理局”和“足协”。至1989年12月份,“足联”和“足协”间发生了一场大论战。起因是:“足联”12月4日通过决议,将参加1990年甲级联赛的队伍由16支增加到18支,将积分方式由过去的胜一场得2分变成3分。时隔仅两天,足协在主席团会议后宣布:“足联”在通过决议时没有达到法定人数,违反了体育原则,因而决议是“非法”的,1990年的联赛将按“足协”批准的决议执行。
表面上看起来,足协是在追究决议的形式,但实质上还是想尽办法保护自己的“面子”和手中的“权力”。
苏联足球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由“足、冰球管理局”(暨苏联足协)领导,随着职业化的发展,靠行政命令来管理足球的方式已越来越无法适应形势的要求。按说,“足联”成立时的宗旨之一是“解决足球各方面的问题”,将甲级联赛参赛队由16队扩大为18队也属于职责范围的事务,是合理的。于是,“足协”的行为只能解释为:它无法容忍“足联”对自己权力的冒犯。这场争论实质反应出的是新旧体制并存、多头领导下的苏联足球的核心问题与矛盾。
正是感到了权力被侵犯与自身的危险,科洛斯科夫于
1990年1月9日至10日主持召开了有307名代表参加的全苏足球工作会议,会议通过了新的苏联足协章程。与此同时,
征得苏联国家体委同意后,宣布撤消“足、冰球管理局”,其所有权力移至足协,足协也成为管理全苏足球的唯一代表。在国际足联秘书长布拉特的帮助下,科洛斯科夫成功改革了苏联足球的管理体制,洛巴诺夫斯基等人领导的“足联”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体育兴国+石油助燃 造就第六大联赛
这次全苏足球工作会议是俄罗斯足球发展史上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它使得前苏足协的管理权力得以“解放”,无需再为受前苏体委高层的指手画脚而苦恼,各地方俱乐部也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至1991年,全新的“俄罗斯超级联盟”成立,全新的俄罗斯超级联赛也应运而生。当然,前苏经历了70多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本身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而,俄足球在走向职业化后并未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随着俄罗斯经济复苏,特别是借助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俄罗斯足球重新出现转机,石油成为了“助燃剂”。期间,普京提倡“体育兴国”,足球成为战略突破点。
2004年欧洲杯惨败后,与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及总理普京等高层领导人关系密切的穆特科结束了科洛斯科夫对俄(前苏)足坛18年的管理,出任俄足协主席,着重在全国范围内俱乐部进行建设,大大增强了各地政府对足球的兴趣和支持力度,大批商人也开始投资新兴的足球产业,这使得俱乐部无需再为经费发愁。大批国际级球星加盟,使得俄联赛水平有明显进步。巨大的投入带来丰厚的产出,莫斯科CSKA队和泽尼特队在2005年、2008年相继捧起欧洲联盟杯,俄超也一跃成为“欧洲第六大联赛”,本届欧洲杯赛上,共有33名球员来自俄超。特别是,俄罗斯23名球员中,只有9号萨恩科一人在德国纽伦堡队效力,其他均在国内踢球,足以看出俄罗斯足球的复兴还是立足搞好国内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