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2球惨败于俄罗斯,这是一场令人难以置信的比赛。相比土耳其用“最后奇迹”带给每个人的精神冲击,俄罗斯则是成功演出了一幕“平民造反”的大戏。回头看看那支1比4输给西班牙的俄罗斯,究竟比现在少了什么?难道阿尔沙文真的是传说中那个改变战局的男人?还是……
还是巴斯滕引以为豪的冷静态度才是荷兰的死因。当俄罗斯队攻入第3个进球时,巴斯滕麻木地举起水瓶,艰难地吞下一口水。这口水的味道肯定不好。心里同样苦涩的人肯定要算上罗本。与在场上盘算着自己还有没有下一届的范尼截然不同,罗本在板凳上,窝囊地望着第三个换人名额被阿费莱用掉,只能盼着下次。这一等,至少又得两年。
为什么罗本不在场上,这不是人们下半场提出的疑问。当荷兰队首发名单公布时,所有希望荷兰能够半场解决比赛,继续横扫欧陆的人都感到十分纳闷。巴斯滕摆出了对付意大利和法国时的阵形:双后腰,范尼当支点,三个支援火力点。这种打法对付俄罗斯,过于保守了。也许巴斯滕有信心靠稳定的发挥赢得稳妥的胜利。但事实证明他错了。错误之一就是把皇马三人组拆得支离破碎,浪费了最宝贵的资源。
俄罗斯的后防线跟老迈的法国和意大利完全不同。用不完的体能继承了希丁克的一贯风格,而超高效率的抢劫封堵又让人想起了四年前的希腊。法意的后防线经验十足,可范尼不怕。范尼什么场面都见过,什么风格的联赛都踢过,对方后卫的那些经验与他相比稍逊一筹。可对付如此生猛的哥萨克后卫,范尼相当不适应。只在第36分钟,范尼获得了正对球门的机会,但小禁区之王未能把握。
最不适应的还是斯内德。这次斯内德又被放在了中路偏左的位置,来保持球队攻防体系的平衡。没想到俄罗斯队从第1分钟起就大举压至到荷兰禁区前,而且荷兰靠中场分球维系的反击也被对方“蛮横”的逼抢彻底切断。斯内德只能当了半个边后卫,而且在反击时,他也不具备带球突破的速度。不但如此,同侧的范布隆克霍斯特尝试长途奔袭时,斯内德还挡了路。真是尴尬极了。
因为几次直塞的尝试都被俄罗斯后卫先出一脚拦了下来,而范尼的高点在对方的巨人森林中也显不出什么优势,自第20分钟起,斯内德开始专注于自己的成名绝技——远射。
我们来看看,斯内德在左路的远射需要一定的角度,而好几次他在调整姿势时,就已经有俄罗斯人抢先断下皮球。无奈之下,斯内德换到右路,因为此时在右侧的库伊特基本已经消失了。这里,斯内德获得了更多传中机会,但效果十分不好。看得出来,不断对自己摇头的斯内德并不在状态,而焦躁的情绪也影响了他的发挥。
右侧毕竟不属于斯内德。范佩西上场后,他又回到左侧。不过此时范尼却感到轻松许多,毕竟禁区内不是他一个人在战斗。如果此时,巴斯滕将罗本换上,而将斯内德放在中路位置,荷兰的攻击线将会产生质变。对俄罗斯进行全面施压可以将对方的进攻气焰压下去。
巴斯滕没有这样做。失球后,阿费莱耗掉了最后一个换人名额,这本无可厚非,但前两个名额的使用却值得商榷。在赛后看来,确实是操之过急了。罗本只能盼着队友为自己再创造一次上场机会。只是缺少了锋刃的荷兰锋线,仍然四平八稳地打着“正统足球”,这让“妖”气十足的俄罗斯人无所忌惮。
范尼打入的那个进球有些偶然,也让人为之一振。第85分钟,终于有所作为的斯内德送出任意球传中,范尼头球冲顶建功,加入了“绝杀者”的行列。就像西班牙不盯防查理斯特亚斯,葡萄牙不盯防克洛泽、巴拉克一样,定位球不盯防范尼等于白送给荷兰人大礼。
范尼离开曼联,年龄也是分手的原因之一;皇马在范尼为自己拿来阔别已久的冠军奖杯时,也曾因为年龄而在荷兰人的续约合同上考虑良久。但为什么没人相信“老当益壮”这句话?就像从巴萨离开的拉尔森,在曼联还能挑大梁一样,范尼离退休还远着呢。
别急着替范尼送行,也别急着替斯内德树碑立传。纵然在远射、在任意球、在长传上有百般天才,仅凭“能带领球队取得关键胜利和荣誉”一条,斯内德还有很多东西要学。适应不同环境和位置、不同打法和对手,是斯内德成为世界级中场的下一个目标。而学会随机应变,学会信任俱乐部组合则是巴斯滕要学习的目标。这点上,希丁克和阿拉贡内斯都为年轻人做出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