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森纳2比3热刺,论场面,有北伦敦德比一贯的火爆和精彩,论结果,则是热刺打破了17年未能在对手地盘全取三分的纪录。延续上个赛季的强势(主场连杀阿森纳、切尔西),热刺彻底改写了自己长久以来在伦敦诸队中准一流的地位。现在他们已经可以骄傲地和阿森纳、切尔西两强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对于英超奖杯、甚至是欧冠奖杯,绝对可以“to dare is to do”了。
热刺坚定地崛起,让伦敦如此特别——同时拥有三支英超争冠球队、三支欧冠16强,英超和欧洲足球版图最新的经纬线不得不重新厘定。
伦敦历来职业球会多如牛毛,世界上恐只有布宜诺斯艾利斯可与之媲美。但量并不能代表质,整个伦敦大区的球队在英超最多时达6家,快接近三分之一。阿布背着金库来之前,却只有阿森纳一家排在英超的顶级之列。就算切尔西在过去7年的崛起,也只是让伦敦符合了自己国际大都会的实力而已。唯有热刺这两年的挺进,两强变三强,让伦敦彻底超过米兰、马德里、曼城斯特等拥有双雄会的足球重镇,成为足球地理中的巨无霸。
伦敦中心主义的扩张不是偶然。英超在默多克的怂恿下成立,本就是顺应信息时代全球一体化的潮流。进入21世纪以来,伦敦作为世界上少有的金融、政治、文化中心更在这种全球化中占尽天时地利。足球越发成为金钱的游戏,伦敦的球会无疑坐享其成。阿布横跨欧陆来到不列颠,首选地点就是伦敦。除切尔西的确是个笋盘外,俄罗斯富豪同样看重伦敦在资金管理方面的得天独厚——尽管后来他在伦敦的米尔豪斯基金遭遇大幅度缩水,但金融危机下,靠钱生钱的人又有几个能幸免于难?
伦敦不独能依靠超级中心城市的优势吸引人才和资金,伦敦作为崛起中的足球巨型城市还因为它的兼容并包。市区人口未过千万,但伦敦使用的语言据统计接近300种,可见这个城市的气象如何万千。对应到足球上,阿森纳、切尔西和热刺三家,从球员到主帅,都是英超使用多国部队的典型。用温格的名言说,购买球员不能看护照。而在球会的管理上,热刺和切尔西也在英格兰经理制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陆模式。
而最能说明伦敦这个中心城市之包容性的地方在于,它既有吸引阿布这样的一夜暴富的主儿,同时也有热刺这样通过经年积累探索而薄发的典型。这才是伦敦中心主义的应有之义。
但即使如伦敦如此的巨型城市,足球的容量始终也非无边无际。在三强成型的同时,看看西汉姆和富勒姆,兀自在积分榜的中下游徘徊。再想想查尔顿、水晶宫、QPR、米尔沃尔、温布尔顿,这些也曾风光一时的纯地缘性俱乐部的衰败,能量守恒果真是个定律。
据传阿森纳下赛季继续涨门票,普通门票将达到100镑。这既是对他们攻势足球的奖励,同时也是着实体现了伦敦作为中心巨城的优势。老特拉福德的球票多少钱?仅仅是枪手的一半而已。就算热刺的票价,也比老特拉福德的高出很多很多。
伦敦足球未来的发展趋势很可能就是,在区域内部,三家独大,其余再难翻身;而在区域之外,伦敦足球整体上将依靠资本和多元的力量逐渐拉开和其他城市的差距。足球史上,欧洲和南美各自力量的对比,就是中心主义发展史最极端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