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年中,足球世界有三架钢琴在此起彼伏中粉墨登场:卡卡、C罗和梅西。坦率说时间长了,你会有些审美疲劳,因为他们的优点和缺点都是那么一目了然,在抵达极高处后,他们会像凡人一样迅速滑落,最新落下的当然是世界杯的梅西。
同样也是在这5年来,只有一个人没有让我们疲倦——那就是钢琴师穆里尼奥。他在皇马的履新被愚蠢的媒体追踪后得出一个结论:他从来不带队进行体能训练。他的助教回答道:“你见过钢琴师围着钢琴跑吗?”
穆里尼奥从2004年率领波尔图夺得欧冠冠军后,他就生活在高分辨率的聚光灯下。每一家媒体都试图用精准的手术刀把他解剖,但就像川剧中的变脸,你以为他是红脸,一个甩头他变成了蓝脸,当你听完他一曲之后以为是肖邦,他却会突然变成德彪西甚至是巴赫。就像阿甘手中的巧克力盒子,你不知道他的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
穆里尼奥,你知道得越多,你会越发看不清。
2005年初登陆英超,他就向英格兰媒体宣战,向他的同行们宣战,于是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傲慢无礼之徒。但我的朋友王勤伯半年后,在斯坦福桥发回了第一篇中国人与他面对面专访,却是一个新大陆:他是一个极其真诚和富于激情的拉丁人。
媒体们极尽描绘着他的狂妄,因为这个交流天才的用词比他们更加刁钻。意大利人这边调侃他背上装满世界第一高薪的麻袋,手拿着冲锋枪决然离开了米兰。那边呢,在伯纳乌为国际米兰夺得欧冠之夜,皇马主席的奔驰专车在贵宾车道悄然把他接走,车在转弯处突然又停了下来,穆里尼奥冲下车来跑到拐角处,那里有一个人正在默默抽泣——是没有在决赛中登场的马特拉齐,穆里尼奥与他拥抱良久后,再上车时自己已是泣不成声泪染胸襟。
媒体们极尽把他描绘为一个冷血的独裁者时,他却动情地告诉我们,1974年改变葡萄牙命运的康乃馨民主革命,葡萄牙的4•25“自由日”,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历史事件。
到底哪一个穆里尼奥才是真身,哪个才是幻象?是无情的布尔乔亚,还是多情的切格瓦拉?这是一个外人无法找到答案的选择题,更或许,这个题问的选项也是挂一漏万之设。勉强可以找到一个词语能够贴近他这5年,或者说,只有这个词语的境界5年中与之如影随行。
压力。
在波尔图的胜利如果只是偶然,那么到了切尔西、国际米兰乃至今天的皇马,压力是他的老朋友了。正如他所言:“我的鲜花都是在荆棘中采摘”,他为切尔西和国际米兰带来的荣誉,都有接近半个世纪的久违(为切尔西带来的联赛冠军久违了50年,为国际米兰带来的欧冠冠军久违了45年),这就意味着在他上马伊始,压力就如刀劈来,如狼扑来。他送给自己国际米兰前任曼奇尼在曼城的箴言是:压力,如何去面对压力?历史空白带来的饥饿压力,巨额投入带来的期望压力——这些话,我更认为这是穆里尼奥送给自己的阶段总结。
有太多所谓之名帅在这份压力面前变成了赝品。
而今天的穆里尼奥在皇马依然压力重重——巨额的投资不说,多年来皇马折戟冠军杯8强不说,就是一个小小的西班牙国王杯,皇马也久违了17年。穆里尼奥说:“几年无收获压力会很大,不过我有经验,我能说我乐于挑战压力。”
在穆里尼奥看来,当一个人不是主教练的时候,他可能只需要观察和分析能力。但当他成为一名主教练之后,除了继续观察和分析之外,他还必须有在压力下做出决定的能力。穆里尼奥用了一个非常专业的心理学词语来定义这种压力下的决策能力——“情绪智力”。他说:“非教练角色的分析者,可以1遍、2遍、10遍地在电脑或者电视上看一场比赛,但主教练要在一场顶着巨大压力且无法暂停的90分钟比赛里做出决定,你不能说:‘嗨,等一下,我要想想。重播一遍,我要再看一次’。顶着巨大的压力阅读比赛的能力是一个教练非常重要的素质。”
他对抗压力的法宝其实只有一件:那就是胜利,无休止的胜利。从波尔图出道以来,他在联赛中从未输掉过主场。他用奖杯去封杀饶舌的嘴,他用他的立领阿玛尼大衣去当避雷针——那些闪电本来要袭向他麾下的球员。
然而胜利有时候依旧无法封住别人的冷语,他在国际米兰的继任者是与他在英超时就结下心结的贝尼特斯,贝尼特斯一到米兰就下令取下俱乐部所有穆里尼奥的照片,“他(穆里尼奥)的足球不过就是防守反击。”
但穆里尼奥自己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自己的足球哲学其实源出前AC米兰教练萨基的理念:用整队的方式,对球场空间进行争夺与控制。所以在英超时期,切尔西的打法让对手恐惧的地方就是这份空间争夺后的压迫力,压迫到对手胆怯而崩溃时,他的球队的胜利随之而来。国际米兰夺得本届欧冠的关键性战役是对巴萨,客场他不惜以10人守下了0比1告负的比分,以3比2赢出。此战27%的控球率成为他踢功利足球的最佳指控,但这个世界真的有所谓的非功利足球吗?
在穆里尼奥看来,是一支球队和它所在联赛的历史和传统而不是个别人意志,在决定一支球队的风格。他从来不预设他的球风,言下之意,他是全能的全天候。“你可以有自己不能放弃的战术理念,但俱乐部文化和联赛本身的特点是基础。如果你试图对抗这些传统,那你就是在对抗你自己。”
众所周知,皇马一直被冠以攻势足球的传统,穆里尼奥看到的却是有关这个传统被传承时的误导与偏差。“每个人都告诉我皇马球迷想要赢,想要看到美丽的攻势足球。我也是。但我可不希望皇家马德里由5个防守球员和5个进攻球员组成。我看过皇家马德里在很多比赛里都是以中场为界,后场站5个人,前场站5个人。球丢了的时候,后场的5个人起动,前场的5个人开始休息。这是我决不允许出现的场面。”的确,55阵型带不来的不是攻势足球,是一种注定失败的低级足球。
穆里尼奥给出了自己的排序:“赢球,踢得漂亮,攻势足球。”
压力、胜利、攻势足球,这些关键词仍旧无法支持一个钢琴师的琴键,下周,我们会试图解析更多和他有关的内在精神力。能够追溯到他职业大格局中的理想的支撑点,我们会更能吃透这个天才。
就像迄今仍在一线搏斗的苏格兰船工弗格森,穆里尼奥的支撑点,依旧是对成绩的渴望——具体说下来,是对冠军奖杯的收藏,让他们持续着职业生涯的兴奋。
马未都有句话说得好:不花钱的收藏,总会缺乏那份兴奋的体验。弗格森的名言是:“把他妈的利物浦从王座上赶下来。”去年夏天当弗格森为曼联夺得第18个联赛冠军后,他几乎已经把利物浦踩在了脚下,这个数字已经让曼联和利物浦打了一个平手。今年开始的新赛季,也是弗格森的第25个执教曼联的年头,70岁的他,依靠的支撑点是:第19个联赛冠军。
真的有意义吗?这不是普通的球迷可以抵达的一种境界。我们可以说对曼联的爱,也一样能够抵达弗格森一样的深处,但那份对利物浦的恨,却很难与弗格森等量齐观。
穆里尼奥的世界里似乎到处都是他憎恨的敌人:从温格到贝尼特斯,从瓜迪奥拉到拉涅利,到处都是他的敌人——那么皇马的总经理巴尔达诺也曾因为在一篇专栏中说过当年的切尔西和利物浦一样,踢的都是丑陋足球,被穆里尼奥视为不同道者。
但仇恨并不足以让人走到一个更高的境界。19个联赛冠军注定了弗格森是一个古典的英格兰足球老棒子,对于本就精通5门外语的穆里尼奥来说,他的快感部分来源于报复:比如在诺坎普胜利后的多次挑衅,但他与近古稀的弗格森有很大的区别,他像一个追求精美和完美的收藏家,每天都在琢磨着他的装奖杯的柜子,该怎么装置,该装上些什么,才能让这个世界为之叹为观止。
第一条,他要在3家不同的俱乐部里3次赢得欧冠奖杯。弗格森明白这是一个前有古人,但来者无法追随的时候,也是他职业生涯带给自己的绝好机会:“恩斯特•哈佩尔(率领费耶诺德和汉堡),希斯菲尔德(率领多特蒙德和拜仁慕尼黑)和我(率领波尔图和国际米兰)都已经在2家俱乐部各赢得过欧冠。”穆里尼奥说,“但是,哈佩尔已经去世。希斯菲尔德就快要退休了,而我的执教生涯还有很长……”
第二条,他成为第一个赢得过世界上最重要的3大联赛(英格兰、意大利和西班牙)冠军的教练。目前在这个目标的跑道上,穆里尼奥的竞争对手是两个意大利人:卡佩罗和安切洛蒂。“目前法比奥•卡佩罗赢得过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冠军,卡洛•安切洛蒂赢得过英格兰和意大利的冠军,而我也已经赢得过英格兰和意大利的冠军。如果卡佩罗像他说的那样不再执教俱乐部队,那他就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了。那就只剩下卡洛和我了,我不知道卡洛是否也有同样的目标。但我想赢得这3个冠军。”
坦率说,这样一个目标的挑战无比巨大。因为欧洲每个球队和联赛的文化都决然不同,这点对穆里尼奥来说也深有体会:“当我在切尔西遇上巴萨时,问题永远都是一样,哪一支球队更好?”问题从表面上来看,切尔西很强大,因为是英格兰的冠军,而巴萨也一样是西班牙的冠军。但穆里尼奥的答案是:“英超冠军切尔西,如果去踢西甲联赛,他没法赢!”同样,穆里尼奥也认为巴萨虽是西甲的冠军,但如果去踢英超,那也没法赢。“所以一个教练不可能到一个新的国家说:‘这是我的战术,我的打法’。如果有一天佩普(瓜迪奥拉)去英格兰或者意大利,我想要看看他的球队是不是还会像巴塞罗那那样踢球……”
我们不得不说,哪怕和那些最具声望的国际化教练相比,穆里尼奥在适应不同球队文化和不同联赛风气上的能力,都显得是那么与众不同。没有人比他更善于变化,像一条变色龙。而在国际舞台上的前辈哈佩尔和希斯菲尔德,至多也是在荷德足球的藩篱里取得了成就,一个拉丁人在阴冷的英格兰,在燥乱的米兰都能成功,是因为他能变。“我会带着皇家马德里像国际米兰一样踢球吗?这是不可能的。”善变而有善辩的穆里尼奥自负地说。
第三条,他是一个葡萄牙人,他要向他的祖国奉献上葡萄牙人从未染指的欧洲杯或世界杯。在今年世界杯前夕,穆里尼奥嘲笑那些年岁渐长的同行们纷纷走进一个月踢一场比赛的国家队,他认为他们是在养老。但博斯克的成功显然刺激了他。作为他在皇马的前任,博斯克给皇马留下了最有标本意义的漂亮足球和攻势足球,而即便是在养老,也能顺手抄起世界杯,这又是何等的快意?穆里尼奥把西班牙的成功视为对葡萄牙的一份帮助。从球员成就上来说,西班牙人从1960年苏亚雷斯获奖后,已经与此诀别了50年,这50年中,葡萄牙人三次夺得这个代表个人最高足球成就的奖项——尤西比奥、费戈和C罗纳尔多。穆里尼奥说:“我是一个不太典型的葡萄牙人,因为葡萄牙人通常都会很想念葡萄牙,但我不会。我并不怀旧……我是一个不想回国的葡萄牙人,我不想去葡萄牙的俱乐部执教,我不想回葡萄牙生活,但我是一个希望能用自己的能力帮助祖国完成一些创举的葡萄牙人。”1974年,少女们把康乃馨插进士兵的枪管中,没有硝烟和流血,葡萄牙人成功地推倒了上个世纪欧洲最长时间的独裁政府,开启了民主化的先河。2004年欧洲杯,葡萄牙人在里斯本家门口,一球惜败希腊,没能称冠欧洲。
也许,钢琴师穆里尼奥正在筹划自己人生规划的压轴大戏,就是为葡萄牙带来一份迟到的大礼。人生如此,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