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萧条年足球已成一疗伤良剂 足球商品独具无可替代性
天下菠菜公司CEO
级别: 大牌球星
0  发表于: 2008-12-30 03:32

萧条年足球已成一疗伤良剂 足球商品独具无可替代性

圣诞节对于英联邦国家而言,不仅仅意味着白胡子圣诞老人、火鸡和南瓜饼———家庭主妇期待的是从节礼日开始的购物盛宴,零售商热盼着现金流滚进账户,孩子等着悠长的假期,而体育迷们终于可以放下手中的活计,去球场好好享受一场比赛。从平安夜起,假期就开始了,但是从某种意义上,狂欢的真正起点是节礼日,商店会在这天凌晨往橱窗上贴出大甩卖的标记;英超球队则摩拳擦掌,准备在接下来的圣诞新年战役当中大干一番。

  但是,今年的圣诞节和往常似乎有点不同。圣诞节前一个星期,作为伦敦商业中心的牛津街就陷入了疯狂甩卖之中,会计师安迪·格雷特评价这场“提前的、史上最疯狂的折扣活动,反衬出零售业孤注一掷的心理”。在连续直线下跌几个月后,销售额终于开始回暖,大部分零售商得以浮出水面喘了口气。然而从行色匆匆四处寻找便宜货的顾客脸上,依然很容易就看到掏出信用卡时的踌躇和不舍。

  拒绝孤注一掷

  安迪·格雷特的分析,是对牛津街所有零售商最佳的评语。今年圣诞节前夕零售业平均降价幅度为40%,这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甩卖,连一向清高的高档时装店都开始放下矜持,加入半价出售的行列。

  可惜的是,百年超市连锁Woolworths没有熬到圣诞节,就轰然倒闭了。娱乐业零售商Zavvi公司不断重组、裁员、清仓甩卖,还是在节礼日这天宣布破产。还有更多大小商家紧巴巴的数着圣诞节前后入账的现金,给员工发放奖金,缴纳新一季度昂贵的店铺租金。熬不过的,只能接受破产的悲惨命运。

  但是这种像瘟疫一样在经济萧条当中蔓延开的孤注一掷的情绪,似乎并没有影响到足球产业,尤其在各家俱乐部圣诞营销策略的背后,就很容易看出端倪。所以,当迈克·伍德豪斯抬头四望,发现整个阿森纳球迷商店的顾客不过10来人时,脸上没有任何吃惊的表情。迈克·伍德豪斯今年67岁了,记者在酋长球场边上的阿森纳球迷商店遇到他的时候,这位头发银灰色的老人正戴着老花眼镜认真地挑选俱乐部官方的Polo衫。这一天是圣诞平安夜的前夕,已经变成廉价大卖场的伦敦市中心牛津街人满为患,各大商场免费停车位一路告急;相比之下,球迷商店门口即便贴着好几张客场球衣75折优惠的海报,依然门可罗雀。

  迈克在我的提醒之下,才知道今天有75折的优惠活动。他显得有点诧异,“过去,促销活动在节礼日这天才会开始,今年开始得有点早。”但是这个折扣的幅度和规模,无论如何都不能和市中心的购物商场相提并论。所以商店里几位员工很是轻松,仅仅在维持着店面的整洁,这和各大商场战场一样凌乱的疯狂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几天起码一半的伦敦人都在(牛津街)那里”,迈克自己在早晨8点就起床,开了20英里的车来这里给孙子们挑选圣诞礼物,“每年过节都是这个时候,这已经成为惯例了”,迈克笑着说。

  自我消融危机

  迈克·伍德豪斯第一次看阿森纳的比赛,是1953年。那个赛季,枪手拿了联赛冠军。那时候,迈克个子太小,在海布利的站台上踮着脚尖都看不到球场,有时候不得不让爸爸扛在肩膀上。即使长大后,迈克的个子在普通英国人中也不算高大,只能拼命地踮着脚看球,“一场比赛下来,简直比球员还累”!他对过去站台的印象是美好的,“你猜海布利最高一次上座人数是多少?”迈克冲我眨眼。“75000!简直难以想象,我记得是一场足总杯,现场挤进那么多人,人人都变成三明治,被夹在中间,但那种气氛是现在的孩子根本没法体会的。”

红魔,永远的最爱...
天下菠菜公司CEO
级别: 大牌球星
1  发表于: 2008-12-30 03:32

  但是,这位67岁的老人思想并不固执念旧,他指着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说:“过去在海布利也有个球迷商店,但是和这里相比算什么啊,我们当时最多买买围巾,大不了就是球衣、球鞋。现在可不一样了,上次我的小孙子问我,能不能在阿森纳商店给他买一个家里小狗用的东西。能不能接受?当然可以!”

  从站台到座席,从没有赞助商到高度商业化,迈克算是半个世纪足球文化变迁最好的见证人,他同样亲眼目睹的,还有近50年来金融产业滚雪球一般的扩张。迈克长大后在银行谋到职务,直到退休前一直从事金融业,所以谈及眼下的经济危机和足球商业化这些话题的时候,这位老人自认为很有发言权。比如小儿子在前两个月和他商量换新车时,迈克很严肃地让他放弃了这个念头:2009年的经济局势只会越来越糟糕。

  现实的故事,让迈克很得意于自己的判断。“负债累累的俱乐部在经济萧条中,肯定会遇上大麻烦”,他非常准确地说出了利物浦和曼联各自的负债额:3.5亿和7.5亿英镑。而阿森纳的负债,“主要集中在这个新球场”。稳定的赞助商、上座率和电视转播收入,让迈克认为阿森纳在这场经济萧条中所受的影响并不会非常明显,但是“未来季票、纪念品价格肯定会下跌”。不过至今为止,除了政府调低个人增值税让球票价格略微降低之外,还没有太多的数据能够支持他的观点。

  事实上,从67岁的迈克·伍德豪斯身上,就能读到英格兰足球最大的危机。如果你以为是2009年开始的经济萧条,那你就错了。这场灾难惩罚了像西汉姆、利物浦这样靠债务为生的俱乐部,前者董事会陷入动荡,后者的新球场迟迟不能动工,而对整体的足球而言,问题还不仅仅于此。迈克告诉我,在1992年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他只用2、3英镑就能进海布利,而现在最便宜的球票都要30镑。于是,现在最夯实的球迷基础,就是来自于1970年代整天捧着啤酒涌进球场的中年人,而花钱进球场看球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了。在上赛季做的一项调查中,到现场观看比赛的球迷当中中只有9%年龄低于24岁,而这一数据在1992年是25%左右。

  也就是说,上座率下滑、有购买能力的球迷老龄化、俱乐部贫富差距加大、草根足球濒临灭亡等困扰足球发展的各种问题,早在经济危机袭来前就已经存在了,所以当整个世界都陷入萧条时期时,足球产业却突然发现,原来他们可以一如既往地自我消融各种危机———西汉姆在圣诞前夕找到了新的胸前广告商:博彩公司SBOBET。新赞助商加盟,球衣立刻降价,原本40镑一件的主场球服降到30镑,而且只是在原有旧款球衣的基础上烫印上赞助商的标志,结果销售情况却很理想。

  足球让人嫉妒

  阿森纳球迷用品商店的经理理查兹用一句很简单的话,解释了足球产业在危机下的雍容大气:“我们不仅仅是零售业。”足球有着自己的文化积累和传统,对很多球迷而言,各自球队的商品都是具有独特和无可替代性的。所以,迈克宁可买一件25英镑印有阿森纳标志的Polo衫,也不愿挤到牛津街买一件打折后同样价格的拉夫·劳伦。这种足球文化的自我认知感,是足球产业在风雨飘摇中岿然不动的根源。

  迈克在伦敦有一些朋友是曼联球迷,英国西北的居民向来喜欢和伦敦对着干,他们称伦敦口音为“cockney”(伦敦佬),这个词语在利物浦、曼彻斯特这些地区,是带有贬义色彩的。迈克的这些朋友们,就是经常被西北人讥笑的“CockneyReds”(意思是“来自伦敦的红魔球迷”)。迈克说:“我一直没有搬过家,现在20英里自己开车不麻烦,但是以前每个周末去海布利,还真是件辛苦的事情。但是和那些作为 CockneyReds的朋友们相比,我可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他们有如何疯狂?他笑着说,你想象一下一帮60多岁的老头子还成群结队场场跑去老特拉福德,就能明白了。

  建立在稳固球迷基础上的足球产业,在目前动荡经济局势下,安全得让零售业无比嫉妒。比如几个上座率老大难的俱乐部,本世纪至今的上座率变化幅度都不大:布莱克本2004/05赛季的平均上座是22315人,而这个赛季至今,反而略有增长(22577人)。纽卡斯尔在2004/05赛季平均每场有51844位球迷光顾圣詹姆斯公园,俱乐部的新老板阿什利惹恼了不少球迷,现在上座数据少了一些,但也还接近47000。

  上座率是足球产业繁荣程度最直观的反映,所以当这个节礼日,一个个用圣诞礼服装点自己的球迷涌入球场,快乐地把10个赛场挤得满满当当的时候,英超联盟的官员就会明白,或许现在只有这个联赛,可以在明年夏天天空电视台三年27亿英镑转播合同到期之前,再签一份价格更高的超级合同。
红魔,永远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