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惨败给沙特还是在一年前,时隔一年之后,国足再次尝到了大比分输球的滋味。如果说当初输给沙特还可以用考察队员来开脱,在20分钟内连丢四球惨败给乌拉圭则找不到任何借口。
作为世界杯的四强球队,乌拉圭队的实力的确高出中国队不止一个档次。这支以全主力阵容访华,且在场上真刀真枪踢球的乌拉圭队能赢中国4个球也并非不可接受。但中国队输球的过程的确有些窝囊。苦苦支撑了70分钟,却在最后20分钟被对手连续打入四个球。应该说,这不是一场国家队之间足球比赛应出现的现象。
国足的四个丢球几乎毫无先兆。在50分钟至70分钟的时间内,国足在场面上甚至与对手打成了五五开。邓卓翔的包抄和郜林的头球都险些攻破乌拉圭队的城池。然而,这似乎是国足最后的疯狂。随着在苏亚雷斯的逼迫下冯潇霆摆出乌龙和杜威传球送礼,国足在最后的时刻开始如上届亚洲杯一般习惯性的崩盘。
之前的比赛多少掩盖了一些现象。在国足之前的热身赛中,每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高洪波总是走马灯的将首发阵容替换下场,取而代之的是大批精力充沛的球员登场弥补了国足只有在下半场后半段才能体现出来的不足。
最后时刻的崩溃并不仅仅是体能问题。事实上,国家队在最后时刻没有一名球员因体力不支而抽筋,直到比赛终场哨吹响,一些没有被换下场的主力球员也都能在场上自如的奔跑。但就像布拉泽维奇评价申花球员一样:“我的球员在比赛中总是不能全场保持注意力集中,这也是他们的综合能力不够强的原因之一。”
客观的说,高洪波对于国足的改造还是初见成效,球员也开始追求地面配合的路线。但高洪波始终没有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很多球员没有经历打满90分钟高强度比赛的考验,另一个则是球队缺乏真正的场上领袖。
恰恰是这两个问题,在国足与乌拉圭的比赛中全面暴露。当乌拉圭队取得一球领先后,国足的防守瞬间崩溃。球员在受到干扰后更加无法保证精力上的集中,而场上缺乏真正的领袖,也让国足在之后的比赛中失去了是攻是守,何去何从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