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5日)下午,鲁能队客场以2比0击败陕西队,重新回到了中超积分榜首的位置。能够击败之前积分领先的队伍,应该说鲁能队为重新夺回联赛冠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尽管现在谈论冠军的归属还为时过早。
足球比赛需要运气,陕西队在本场比赛中失利可以说“运气欠佳”,毕竟一个横梁、一个门柱是事实。不过,足球比赛又不仅仅是运气。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鲁能队在技战术方面的变化却使得该队占到了不少便宜。这与图拔之“变”有很大的关系。
2007年5月下旬在山大与学生们交流
记得一年半之前,我应邀前往山东大学与学生们交流,当时鲁能队的战绩并不是很理想。谈到鲁能队时,我曾和学生们交流,认为鲁能队最大的问题在于战术安排出现了问题,甚至专门把鲁能队的技战术问题与世界先进足球的技战术打法进行了对比。过去几个赛季以来,外界一直在说鲁能队的后防有问题,但后防的问题不仅仅只是中后卫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场人员的配备与打法所决定。并且提出,鲁能队应该改用“4231”战术打法,就是在中场增加一名“
控制型中场(holding midfield)”或者说是“
屏障型中场(screening midfield)”。我清楚地记得,在提出这个观点后,遭到了不少现场学生球迷们的反对。而且,即便是在随后的几篇博客中指出鲁能队的问题时,也不断遭到鲁能球迷们的谩骂与攻击。
时隔一年半后的今天,看看鲁能队登顶的这场比赛,再看看鲁能队之前几轮联赛的技战术与人员安排,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就是刘金东从赛季初的边后卫,变成了现在坐稳防守型中场位置。而且,图拔和他的鲁能队已经不再坚持442菱形中场站位,开始更多地选择“4231”这一战术(期间并不排斥442)。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必然?
我之所以想到了这一点,并不是想以此自吹自擂来证明什么,而是想说:我们现在对世界足球发展的趋向与潮流了解得实在太少了。恰恰是由于我们对于世界足球特别是技战术方面的了解有欠缺,加上截然不同的看问题角度和不同层面的出发点,导致截然不同的观点,得出的结论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因而,早在
2007年5月27日一篇有关鲁能队的博文
《“红旗”不能倒!——观“国家德比”有感》(下图)中,我其实就已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对于鲁能队如今技战术上的变化,我想,无论鲁能球迷还是鲁能球员,都应该为之感到庆幸,不管图拔究竟是主动求变还是被动改变,一个“变”字是事实。图拔在鲁能执教四年多时间里,在技战术方面作出如此重大的改变,至少效果是理想的。
这样的技战术打法安排是符合现代足球发展潮流的。以2006年德国世界杯赛为例,四强中的法国队、意大利队、葡萄牙队均采用4231的站位,只有德国队采用的是442站位。在16强中,采用433或者类似阿森纳队451站位的队伍总共是5支。而在2005-06赛季的欧洲冠军联赛中,前16强中有9队采用这样的站位。采用442(包括中场平行或菱形站位)的,德国世界杯赛上有9队,而在2005-06赛季欧冠联赛中只有7队。而在今年6月份的欧洲杯赛上,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队伍采用的还是4231的战术打法。
这个“4231”的战术表面上看起来是削弱了球队的攻击力,像鲁能队过去的两大“杀手”李金羽和韩鹏两人的组合不再是球队的首选。但实际上,这个战术在进攻中的变化反而更多,对手在防守起来反而更难以防守,因为后排插上的隐蔽性更强,这其实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周海滨能够演出“世界波”。
在进攻变化增多的同时,刘金东的出现使得鲁能队的防守变得更为稳固,因为他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屏障”的作用。国际足联在《德国世界杯赛技术报告》中曾专门用一个章节谈到了“防守型中场(The defensive midfield)”的问题。报告是这么说的:“
这个位置球员的最主要任务是支援防线、令防线更加稳固。最基本的,其作用是为防守作出贡献。积极奔跑、凶狠拼抢、有非常开阔的视野和阅读比赛能力的球员,像法国队的马克莱莱、葡萄牙队的科斯蒂尼亚、阿根廷队的马斯切罗等都是这类球员的典型代表。”在鲁能队中,刘金东扮演的就是这样的角色。
曾经,我一度在去年武断地认为,图拔“已无法再将鲁能队的技战术水平提高到更高的一个层面”。如今看起来,我似乎需要修正自己的判断。
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去年的中超联赛中,北京国安队虽然最后未能问鼎,但这支队伍的技战术打法却给人一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实,北京国安队采用的技战术打法也是“4231”。从去年北京国安队的“4231”打法颇见成效,到现在鲁能队采用“4231”战术之后的重新跃居联赛积分榜首。这恐怕不是一种巧合。
我想,要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恐怕更重要的还是应该着重于场内,真正在技战术方面下些功夫,而不是“恶搞”与“扯淡”!
2008年9月16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