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和领兵同理,不打无备之仗,不冒无谓之险。埃里克森最终被炒,实在是太不愿意冒险,哪怕在慕尼黑全歼德军也不能放胆一博,反而从此拒绝冒险,打法愈发谨慎,近乎无为。英格兰进军大赛无忧,决赛周小组出线无恙,但凡遇到劲敌需要拼命过关,从未有过惊喜——他并不相信英格兰球员的能力。麦克拉伦走了另一极端,做客萨格勒布需谨慎,他却放弃驾轻就熟的平行四后卫,输得稀里糊涂;最后一轮只需平局且打成平局时,仍然冒进,最终输个精光。
卡佩罗属于保守派,绝不会像泽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但要是从不冒险,他也无法历经四大球会,家家都如愿以偿。当年冠军杯决赛遇上巴塞罗那,AC米兰缺了巴雷西和科斯塔库塔,赛前舆论颇为看好克鲁伊夫的梦幻锋线——斯托伊奇科夫和罗马里奥,但卡佩罗亮出了萨维切维奇这张牌,大胜而回。那场决赛,米兰的发挥被欧洲媒体誉为“毫无瑕疵”的表演,和英格兰击溃克罗地亚异曲同工。
卡佩罗不喜欢萨维切维奇不是秘密,四球净胜巴萨,也非刻意而为。卡佩罗把要冒的风险算准,步步为营,方有比赛中因势利导,促成大胜的妙笔。当年不上萨维切维奇不会有人怪他,上了萨氏,巴塞罗那的后防顾此失彼。打克罗地亚,不上沃尔科特出牌正常,以英格兰热身时的浑浑噩噩,大敌当前保守一点上贝克汉姆也很合理,而且打安道尔沃尔科特毛糙失机,遇上克罗地亚被换掉谁会反对?偏偏卡佩罗就上了沃尔科特。
英格兰困在贝克汉姆包办右翼的打法上多年,战术上已无新意,谁都知道怎么对付左翼瘫痪,右翼长传的英军,没有定位球,英格兰就输了一半。埃里克森无意改弦更张,迫不得已变阵,前提也是贝克汉姆必须首发,换汤不换药。麦克拉伦为了讨好媒体,断然废掉“导弹发射架”,自己又没有更为成熟的打法,遇上高手还是要输。沃尔科特的速度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反击的威力。英格兰玩惯了长传急攻,速度和力量缺一不可,同时派上赫斯基和沃尔科特,英格兰才有可能掌握主动。
赛前,媒体揣测巴里将紧盯莫德里奇,中路屯积重兵阻止克罗地亚的渗透,对照和捷克热身的场面,这个看法不无道理。卡佩罗也没有这么干,热身时的“圣诞树”原来是疑兵,实战中英格兰中场中路就是巴里主守,兰帕德主攻,预期的防守压力,因为沃尔科特的突破,并没那么严重。
乔·科尔和沃尔科特攻强守弱,阵型更像是424而非442,如果你对拉姆塞当年如何完成“无翼的奇迹”有认识,那么卡佩罗对左路的安排就如出一辙:让乔·科尔内切,让出左翼空间由鲁尼和赫斯基轮流填补,4个进球中3个来自左路的策划,还有兰帕德的进球被吹掉,充分说明卡佩罗的复古和冒险玩得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