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足两大球对比:同样市场化差距却天壤之别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9月01日11:45 足球-劲体育
[page title= subtitle=]
特约记者张健强报道 中国篮球近年来屡屡被放在中国足球的身边,作为一个参照物,尤其是在这次奥运会之后。男篮顺利完成前八名,女篮是16年后再度进入前四,这样的成绩对于整个中国代表团很不起眼,但一放在足球身边,却会显得高大许多。
另外两个名字最近也经常被放在一起,谢亚龙和李元伟。在篮球和足球对比的大背景下,这两个名字简直成为了反义词,成为了失败和成功的对比。由于中国足球和中国篮球所处的体制、市场化方针、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以及关注度高度一致,因此李元伟在掌管中国篮球时的种种做法便成为中国足协最好的榜样。
联赛为本 “中国第一联赛”的野心
从甲A到中超,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每况愈下。对于职业化初期联赛中出现的问题,中国足协管理的不力以及缺乏科学性的运营方式令中国足球从根本上受到戕害。与此同时,中国篮球已经开始谋划打造“中国第一联赛”。
在2003年的上任之初,李元伟成功地引发了一个讨论,因为他说:“篮球是中国第一大运动。”此话争论到今天也没有结果,但李元伟却成功推销了他的商品———CBA。但就算至今来说CBA是中国第一职业联赛,或许还为时过早。
从李元伟上任之初,就不断地考察NBA的联赛运作方式,并且提出了“尊重球迷”“尊重媒体”等口号。而在他的任期内,CBA得到的赞助费用第一次超过了足球联赛,确有成为第一职业联赛的势头。
李元伟提出过一个宏伟的北极星计划。他提出联赛不应该让篮协一家来办,而是应该和俱乐部一起来承办,并且取消升降级,尽可能地开发商业价值。李元伟的很多设想得到了实施。比如建立联赛准入制度,逐渐断开了很多地方体育局过多涉及联赛的专业队模式,而是变成了俱乐部独立商业开发的模式。比如取消升降级,给了俱乐部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
最有趣的一点是,李元伟在提出北极星联赛计划时,他没有在联赛中加入诸如“为国家队服务”等内容。而是真正地把CBA当成了完全的商业联赛来开发,变成“篮球文化和娱乐的有机融合,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大众娱乐需求的篮球文化和产品”。
借助外力 “全球第二个NBA”的魄力
面对如火如荼的欧洲联赛,中国足球越来越不懂得如何去学习和借鉴,更谈不上主动合作。而李元伟却在与NBA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中保持了CBA的品牌和特色。
“NBA与CBA的差别,最核心的就在于对比赛的理解。”2004年,李元伟完成了美国考察之后就有了将中国职业篮球联赛搞成全球的第二个NBA,他的认识是:首先就必须把比赛和市场结合起来。2005年成为李元伟全面向NBA学习的一年,CBA联赛的赛制、现场活动、甚至全明星周末,都有浓重的NBA的影子。“我们欢迎NBA,NBA是我们现阶段最需要学习的联赛。”在与NBA总裁大卫·斯特恩的多次接触中,李元伟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者和合作者。
虽然在很多方面都模仿NBA的做法,但对于NBA对CBA所造成的冲击,李元伟也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对于大卫·斯特恩对中国市场的渴望以及NBA与中国联赛合作的前景,李元伟十分谨慎:“NBA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想到,他归根结底推广的是篮球,促进篮球的发展。事实上的确有很大部分的中国青少年对篮球的认识是从NBA发展起来的。这是非常有利的一面。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他们对本土联赛的冲击。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先做好自己。这才是关键。”学习最好的,而不被其制约,这便是李元伟在经营联赛方面的高明之处。
奥运之痛 积极措施应对矛盾
在“奥运战略”的背景下,中国足协甚至提出过“南北分区”的荒谬计划。在如何调整奥运任务与发展联赛的矛盾上,李元伟的做法实在值得称道。
“唯成绩论”的奥运战略与篮球市场化的矛盾是永远无法调和的,这一点显然也同样让李元伟感受到了棘手,他所能做到的最高境界就是尽量让两者处于一种协调和均衡中。在2006年,为了备战亚运会,CBA不得不休赛将近2个月,原来的南北区划分已经形同虚设。而在2007年,更是取消了原来同区球队常规赛打4场的赛制,联赛场次大量下降。这也是为了给国家队腾出集训时间。
面对奥运与联赛的必然矛盾,以李元伟为首的篮协采取了非常积极的应对措施。2007年,篮协采取了取消南北分区的做法,使常规赛中各队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另外,篮协改革了外援上场和内援转会的制度,允许外援上场四节五人次,在常规赛结束之后将再组织一次内外援的临时转会,让未进入前八名的队伍中的优秀球员能够临时转到前八名球队中比赛。同时,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篮协对裁判工作也采取了两项措施,在各赛区的裁判接待工作上首次尝试用旅行社接待裁判的方式等等。因此,虽然备战奥运也让CBA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但是中国篮球毕竟没有像其他国内联赛那样遭到了国家队不断集训而打断联赛赛程的破坏。
信任洋帅 来自篮球博导的坚持
杜伊离开前曾说,他的21个月被足协的21天毁掉了。中国足协对于外教又依赖又怀疑的态度使国字号球队彻底失去了进步的可能。而李元伟以专业的做法给予外教绝对的信任,直接造成足球和篮球在奥运会上截然相反的表现。
8月19日那天,中国女篮击败白俄罗斯闯入四强,李元伟说:“中国篮球成为世界强队指日可待!”这是个很有趣的说法,从名次来说,中国男篮进入八强,女篮进四强,在主场作战的情况下,来两个本土教练,成功率也很高。男篮小组赛赢两场,和过去两次进入八强并没有区别;要说女篮的最好成绩,还拿过奥运会银牌呢。
李元伟为何能够如此肯定地说,按照这个方向发展,篮球可以成为世界强队?那是因为比赛的内容有了极大的改变。以男篮为例,至少球迷对比赛的过程感到满意,差点掀翻西班牙那场比赛,令多少人欣喜若狂。女篮是除了世界三强没赢,更是赢遍了之前4年都输的对手。尤纳斯和马赫,都可以带着一个极好的名声离去。但他们在离去前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李元伟的名字。马赫的说法多数源于感激,“MR.LI”为他挡了很多子弹,给了他一个相对自由的氛围来带领中国女篮。而尤纳斯是一种欣赏和钦佩,他对于世界篮球的发展有深刻的认识,而李元伟的很多做法正契合这个思路。
和中国足球相似,篮球的两位外教也都经历过信任危机的时期。尤纳斯的危机来自于在2006年他在欧洲拉练期间提出的“九问”,当时他把中国篮球从联赛到管理层,一个不漏地批评了一遍。相比尤纳斯,马赫也是一个直爽的人。但女篮的环境简单得多,对于这样的项目,成绩是唯一的标准,但在2006年世锦赛拿到第12时,马赫的下课声也不少。李元伟说:“尤纳斯2006年在世锦赛前弄出了个‘九问’。这些其实都是小问题,并不是要制造什么大矛盾。我一直强调,衡量一名外籍教练是否合格,我们也许只需要摆出三个条件。第一看他是不是高水平教练,第二看他人品够不够好,第三看他够不够敬业,有这些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