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1比0战胜澳大利亚国奥队之后,国奥队主力11人框架随之形成,而且近几天的训练也反映出,执行教练殷铁生无意对现有的首发11人作出改变。尽管目前的首发11人,的确是国奥队所能排出的最强11人,但这个首发阵容,并非没有隐患。
殷铁生负责国奥队训练和比赛工作后,与杜伊时期相比,一个最显著变化是,要求队员不要在比赛中一味地将节奏打快,他特别强调,当对方将防守阵型站稳后,将球传起来,将球权牢牢掌握在自己脚下,更为重要。殷铁生的这套战术指导思想,得到了国奥球员的认同,不过必须承认,在与欧美强队抗衡时,掌握控球权,历来不是中国球员的强项。最终形成致命一击,还得依靠有实力的边路球员,通过中路寻求突破,可是在推敲国奥队的18人名单以及11人主力框架时,不难发现,目前队中以突破能力见长的边前卫球员少之又少。
7月20日中澳之战的过程,很能说明一些问题。国奥队在左路的几次有威胁的进攻,均来自左后卫苑维玮的下底传中,在左前卫的位置上,崔鹏尽管表现得非常努力,但边路突破毕竟不是他的擅长。事实上,崔鹏在国青时期,一直司职后腰,杜伊执掌国奥帅印后,曾多次让他尝试右前卫的位置,不过杜伊让崔鹏改打右前卫,更多的是看中他出色的与队友的配合意识,以及凶狠的抢断能力,杜伊自己也清楚,将崔鹏放在边路,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毕竟他不是一名纯粹的以速度和突破见长的边路球员。
可以这么认为,如今崔鹏坐稳国奥队主力左前卫,殷铁生同样看中的是崔鹏的防守能力,当他身后的苑维玮插上助攻时,崔鹏存在,可以弥补前者插上后在左路形成的大片空当。国奥左路的另一大隐患在于,这两位球员均是右脚将,中澳之战中,崔鹏将球带到对方底线附近后,只能选择两种方式,一、将球传给后插上的苑维玮,让后者下底传中;二、将球调整到右脚传。如果国奥队奥运会时的对手,通过观看录像,看到了这一情况,那么到了正式比赛开打时,国奥队的左路能否对对手形成威胁将是一个未知数,毕竟,我们左路进攻的手段相对有限,简单地说,在边路防守崔鹏时,对方球员只要抓住“防里(线)放外(线)”这条最基本的防守准则,另外,再密切跟防随时可能后插上的苑维玮,那么国奥队的左路进攻将很有可能大打折扣。
与崔鹏相比,右路的蒿俊闵是典型的边路球员出身,只要小蒿能在奥运会期间,保持不错的竞技状态,那么他在面对新西兰、比利时这两支高大型队伍时,肯定会有很多的突破机会,而且,在蒿俊闵身后的右后卫谭望嵩,也是以灵巧见长,在进攻中,这两位球员或许能够给对手制造相当大的麻烦。不过蒿谭二人身体稍显单薄,又从另一个方面为国奥队的右路防守,提出了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