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 物却非)
新浪体育讯 凭借赵旭日的招牌绝杀,中国国奥队一球险胜澳大利亚,取得了奥运备战的三连胜。虽然对于征战奥运有一定的信心鼓励,但这绝不是什么让人骄傲的成绩,而在对比这支国奥队的前世今身之后,似乎对于现状有着更多的遗憾——他们本不该如此混乱!
杜伊下课,这是殷铁生任执行教练后的首秀。从首发阵容的安排来看,谭望嵩继续打主力右边卫、苑维玮居左;中场崔鹏与蒿俊闵分居左右——这就是2005年世青赛的绝大部分主力。抛开三个超龄,这几乎可以说是世青赛的翻版。其实,从杜伊接手国奥,历经一年多的选秀,他回到的就是原来的起点。
在国奥冲击备战公布的大名单之时,包括蒿俊闵、郜林等之前存在争议的球员全部回归。而最终确定的22人名单之中,新发现的球员则是屈指可数,被淘汰的球员之中只有郑涛参加过2005世青赛。赵铭若不是因为伤病,他也肯定会进入国奥名单的。
为什么历经一年多的时间,终究又回到起点呢?其实这也是在中国执教的大多数洋帅所必须走过的历程。为什么要有这样本不需要出现的轮回和过程?或许这是与教练的用人标准有关,他需要按照自己的方式选材。不过,问题的根本还在于外教对于中国教练的不信任。如此一来,一年多的选秀时间内,等于拆散了原来的固有阵容。这在很大程度上就耽误了这支球队的成长。
从名单上讲现有的国奥重归克劳琛时代,或许不太具有说服力。然而,看了今天国奥与澳大利亚比赛之后,这样的印象也许会更加深刻。2005荷兰世青赛,中国国青小组赛三战全胜晋级,这在中国
足球历史上都不多见。此外,他们还缔造了无数的经典——
朱挺的横空扫射、赵旭日的乾坤重炮、崔鹏雷霆般的头球……
今日对阵澳大利亚,虽没有这般经典的演绎,但较之以往短传配合明显增多,多次经过边路,通过墙式配合之后转移到中路,然后形成射门。国奥的致胜球,就是这么打进去的——在右翼连续传递配合后,刚替补出场的沈龙元将球抹入禁区,插上的谭望松再将球传到中路,姜宁得球后轻推回做,跟进的赵旭日左脚低射将球送入球门下角。实际上,赵旭日的这个进球,与他在世青赛首战中攻入土耳其的那个超级重炮,也颇有几分神似。
这样的进球方式,在杜伊时代绝不多见。在球队风格的塑造上,杜伊更多地强调快速传递、两翼齐飞。国奥今天的一脚出球频率很高,但边路不是一味地传中寻找两个高点,而是目的性很强地适当地走中路,可以说相对灵活了许多,也沉稳了一些。
这不是完全抹杀杜伊对于这支球队的功劳,而是叹息如果克劳琛继续带这支球队的话,现在的国奥会是怎样一番情形?但是,历史没有如果。世青赛的惊艳表现,克劳琛自然功不可没,德国人的能力也得到中国足协高层的一致认可。但很遗憾,中国足球就是这样,由于种种原因,克劳琛与国奥无缘。此后,足协将德国人的用到了处于困境中的中国女足身上,从技术顾问到主帅候选,克劳琛都表现得兢兢业业。然而,在广州集训期间,克劳琛由于身体不适返回德国治疗,再一次与中国足球绝缘。
不过,克劳琛对于国奥还是一直关注着的。在国奥赴欧拉练,与拜仁热身期间,克劳琛就坐在看台上。当时,德国老人有着这样的判断——“在我看来,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只有
周海滨、朱挺和于海有长进,其他队员好像都没怎么变化。如果以今天这种状态去打
奥运会,肯定没有任何前景可言……”
这是08年初的事情了,半年之后,杜伊已经下课了。在大赛前21天换帅,开创了中国足球历史的又一纪录。杜伊下课可以化解许多矛盾,但短期内提升球队水平可能几乎为零。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指望现在的国奥在奥运会上创造夺牌的历史,怕是太不现实了。
当闻听杜伊下课,远在德国的克劳琛无奈叹气,“3年时间就这么白白浪费了……如果当初让我继续带的话,肯定不会这样。”闻听此言,不知中国足球人,会做何感想?为什么洋帅在中国多是屡战屡败,为什么就不能给人家一个周期的空间?实际上这三年的时间,才是这支国奥队真正成熟和定型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