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某些人认定为谢亚龙阴谋“倒杜”的“延吉夜宴”,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究竟是什么让记者们判断“7.13中马之战”期间国奥队有可能会发生“大事”?
●为什么南勇13日就说“杜伊是有问题,但没有外面说的严重,而且已解决”?但外界缘何坚持“阴谋说”?
●从米卢到沈祥福、到克劳琛、到阿里·汉、到朱广沪、再到杜伊,为什么总有人说我“倒谁”、“保谁”?
●杜伊在16日午后找谢亚龙道歉到晚上找队员、记者“发飙”,五小时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本博文因涉及众多事实与细节,篇幅较长,约9000字。希望耐心看完之后再作评论。 7月18日傍晚,杜伊离开长春返回北京,围绕着杜伊“下课”一事算告一段落。在足协宣布杜伊暂不再负责球队训练和比赛后,体坛网编辑让我说说看法,我只是以“双败”来概括,之后就没有再说话。不是我无话可说,也不是我不想说,只是觉得不到开口的时候。
看着网络上那么多不知真相的球迷和网友肆意谩骂我甚至人身攻击,而且还诽谤体坛周报,我有些愤怒。这么多年,我从未在自己的博客里写过与足球本身无关的东西,很多时候明知有人在恶意攻击、诽谤,也只是沉默,因为我一直天真地认为自己“问心无愧”足矣,别人说什么都不重要,因而也懒得去搭理。而且,这么多年经历了那么多的事后,我一直以为自己这些年来为中国足球做了什么并不重要,也没有必要到处宣扬,重要的是我所喜爱的中国足球能有所进步与发展。可外界更多的时候用一种极其阴暗的心理去揣测、分析我做所的、给我“定性”。长此以往,外界反而认定是我“理亏心虚”。
但这一次,面对如此多的诬蔑与攻击,我想该是我说些什么了。思量再三,我决定不再沉默,把我所经历的“杜伊下课事件”原原本本地写出来,有我亲历的,也有我至今还没明白的。作为一个记者,把这些东西写下来,本身也是对中国足球这段历史的负责。
一、11日的“延吉夜宴”
曾不断有人下结论,称杜伊下课是中国足协(确切地说是谢亚龙)和部分媒体联手“导演”的一场“阴谋”,而且“阴谋”源于一次“饭局”。这就不得不从7月11日傍晚国奥队请随队采访的记者们吃饭说起。
国奥队7日晚从沈阳转战延吉后,除8日的训练开放外,9日起便实施封训。11日下午,国奥队方面考虑到记者们一连三天没看到训练、怕产生情绪,新闻官李萱在出发去训练场前通知了搜狐的记者徐江,让他通知记者们,说球队晚上请吃饭。
当晚18时30分,包括北京电视台的赵迎军、搜狐的徐江、腾讯的秦云、新浪的于静、我的同事傅亚雨与肖良志和我本人等记者在国奥队下榻的国际酒店门口会合,一起步行前往一家名为“西韩城”的狗肉馆。其他记者因尚未抵达,也就没有通知。一路上,李萱还在问:“足球报的记者呢?”有人说,足球报的赵震和吴策力要当晚21时才坐飞机从沈阳到延吉,但贾岩峰在。大家众口一词,说还是应该通知一下,否则不合适。
从前往餐馆的路上开始,徐江就开始给那位女记者打电话。落座后,徐江还在打电话。等谢亚龙、李晓光等和记者们见面后,了解到贾岩峰未到,让徐江继续打电话。之后,李萱、李晓光等也亲自给贾打电话。贾表示很快就到,可直至20时30分,所有在座的人都已吃完,依然没有见到身影。至21时,因为谢亚龙、李晓光等要赶回球队参加21时30分的会,大家相劝:再等五分钟,如果还不到,几位领导就先走。
至21时10分,贾才现身,一进餐馆包房就赶紧解释称自己已和他人约好了,而且还刚刚点好了菜。随后,谢亚龙和李晓光以茶代酒【
因谢、李等人已相约:国奥队在奥运任务没有完成之前拒绝喝酒。】,和碰了一杯。之后便先离开餐馆返回酒店……
这就是被某些媒体描述成“谢亚龙和某些记者精心策划‘倒杜计划’”的一场“饭局”!整个就餐期间,因餐桌上无所顾忌,畅所欲言,老记们你一言、我一语,有人说“这么训练下去不行”,有人说“杜伊带着情绪”,也有人说“既然杜伊选择了24人、为什么足协非要加上杜伊不想要的五人”,也有人说“在目前情况下应该发挥‘队委会’的作用”,云云。但在座的谁也没有想过、提及过杜伊“下课”的问题,吃完饭后谁也没有想到过要把饭桌上的谈话写成稿子。
二、记者的职业“敏感性”
晚饭后,一切都很平静。7月12日中午,包括我在内的几位记者获悉,南勇将在下午赶到延吉,而且另一位副主席杨一民也将赶往延吉。
记者的职业敏感性,很容易让人从这个信息中分析出一些东西来:国奥队是不是要发生什么事情?因为南勇在20强赛后已不再分管男足,而是督战女足备战奥运,此时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有必要赶往延吉?而且,一个副主席来了还不够,还要让早已不负责男女国家队事务的杨一民也专门赶到延吉。
恰恰是有了这样的职业敏感性和判断力,因而在7月12日下午16时20分,腾讯网首先发出了《南勇杨一民延吉“勤王” 足协高层急救国奥》的消息,称“国奥队的现状引起了队伍中方教练组和管理层的担心,……南、杨两人将分别在今天(12日)和明天(13日)到达延吉‘勤王’……并决定‘急救’措施。”
晚上22时08分,体坛网发出了《足协四巨头齐聚延吉密谋 奥运会不容闪失》的消息,称“7月12日,南勇抵达延吉,杨一民也将在14日赶到,以谢亚龙为首的足协高层齐聚延吉,目的就是紧急磋商国奥队的相关问题,避免队伍在奥运会上出现国家队世界杯预选赛上的悲剧。”
网易的记者12日中午抵达延吉后也获得了相关的信息,于23时11分最先发出了《足协巨头齐聚竟密谋杜伊下课?奥运夺金真成梦》的消息,称:“在12日的国奥训练场,主管女足的足协副主席南勇出现在了谢亚龙身边,13日另外一位副主席杨一民也将抵达延吉。三位足协巨头齐聚国奥一场热身赛,本身就令人奇怪。但恰恰是13日这场‘无关痛痒’的中马之战,很有可能将决定杜伊是否将就此下课。”
新浪体育同样对南勇、杨一民到延吉督战进行了报道,在13日凌晨0时01分发了报道《足协两主席督师中马战杜伊亲上阵主力阵容呼之欲出》。
搜狐网则在7月13日凌晨0时08分发了《足协四巨头密谋杜伊下课 谢亚龙欲刀斩国足罪人》的消息。
这之后,腾讯于7月13日凌晨2时01分发布了《国奥已失控队员信心动摇杜伊面临下课危机》的消息;至凌晨4时19分又刊发了《国奥渡过帅位危机总局施压杜伊妥协取转机》的消息。
也就是说,有关杜伊可能“下课”的传闻率先从网络上传开,而12日和13日都不是专业媒体的出报日。网络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时效性强”,记者们根据各自的消息渠道,报道新闻的同时对事实本身进行分析、判断,猜测未来可能的走势,并及时作出更新。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就像同样是南勇、杨一民要到延吉来督战,有人猜测或估计可能会有大事发生,而有人只是简单报道事实。不同的报道内容说到底还是在于各位记者对事态的了解与掌握以及职业的敏感性。
三、“阴谋说”从何谈起?
7月13日下午,杜伊指挥国奥队与马来西亚队进行一场热身赛,并以4比0取胜。早在比赛开始前,一直跟踪国奥队的记者们就已注意到了这样一个事实:杜伊早在赛前三天就已宣布了首发阵容,而实际比赛首发的11人与之前公布的首发更换了两人,即门将宋振瑜被邱盛炯取代、左前卫刘健被姜宁取代。
这其实就是一个信号!南勇在7月12日下午抵达延吉,并在17时15分左右直接赶到了国奥队的训练场。训练结束后,南勇和谢亚龙一起与杜伊进行交谈。具体谈话内容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不管杜伊是主动还是被动,接受了中方的建议,即尽快确定18+4的最后参赛队员,而且确定人员后就是磨合主力阵容。杜伊赛前在接受采访时曾明确表示:他在与大马队比赛中给所有超龄球员机会,以便作最后的考察与定夺。首发阵容的变化,预示着杜伊的这个设想破灭了,而且肯定是采纳了中方的意见。
之所以说杜伊有可能是“被动”的接受,很重要一点,中马之战的赛前准备会,杜伊又迟到了!从7月12日晚传出“杜伊下课”的消息,围绕着杜伊“迟到”、“训练不正常”等说法不少,偏偏在与谢、南谈话后的一天,杜伊又在开准备会时迟到,这显然是杜伊留给外界的又一“把柄”,也可以说是某种信号,尽管杜伊随即便向全体队员道歉了。因杜伊赛后要马上返回北京准备接赶来北京的夫人,13日晚一切都还很平静。在整个网络的新闻报道中也没有出现太激烈的言辞。
7月14日一大早,“谢亚龙阴谋‘倒杜’”的说法尘嚣器上,而我只是在《体坛周报》只是用《杜伊,黄牌!》为题,对整个事件进行报道,也第一次正式披露了杜伊和足协间的矛盾所在——拟定国奥队最终集训名单时,杜伊提交的名单只有24人,没有郑智、董方卓、蒿俊闵等五人;足协公布的集训名单却是29人。可以说,这是双方“博弈”或“交恶”的直接起因,也是导致杜伊和足协“反目”的根源。
如果不是杜伊在7月17日上午被正式宣布“暂不负责训练和比赛”,“阴谋说”的出台恐怕还不会被揭穿。“阴谋说”出台后,前线记者很快就“炸”开了。在场边观看国奥训练时,那些没有去延吉的记者就询问一路跟着的记者,究竟是怎么回事。在听完解释(也就是本博文的第一段)后,老记们才知道所谓的“阴谋说”——谢亚龙鼓动前方的记者,先“制造舆论声势”、后“假传圣旨”,目的就是要把杜伊“搞”下去——完全就是有人凭自己的想象杜撰的!
实际情况是,早在7月12日中马之战赛前,有关“风波”就已平息,否则,专程赶到延吉的南勇也不会亲自对媒体说:“下课”是谣传!而且,南勇正是到延吉后已解决了问题,因而才有心情在13日中午邀请到延吉采访的记者共进午餐,谢亚龙也亲自到场,包括电视台、平面媒体、网络等近20名记者出席。南勇还亲自找车把记者们一起送到有当地特色的朝鲜族餐馆,甚至还亲自开了一辆车送记者。在车上,南勇对上海《东方体育日报》的记者李冰说了这样一句话:“杜伊是有问题,但没有外面说的严重,而且已经解决了。”
可以这么说,那时,杜伊就已不存在“下课”与否的问题了。
四、“倒杜”于我意义何在?
外界一直在流传,称在这次“倒杜”过程中,我又扮演了“先锋”的角色,最直接的证据就是7月13日凌晨的博客《
比放弃自我更可怕的是放任自流——致杜伊的一封公开信》。可问题在于:我为什么要去“倒杜”?是杜伊不接受我的采访了?再换一种更直接的说法,“倒杜”于我又有什么“好处”?天天去找足协的人做专访?球迷、读者会有兴趣看?
那些一直跟队采访的记者因熟悉情况(从国足在世界杯预选赛中失利到这次国奥队所发生的一切),说我写的“比较中立也比较客观”,从潜台词中看出了我的真实意思。譬如,“我记得那次在天津跟你聊天的时候,你就说得很清楚:‘国奥队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助理教练都很配合你的工作,而国家队则不是那么回事。’而且,在奥运会打好之后,你也更有理由在说出真相,让外界了解国足失利的真正原因。”譬如,“当球员从国家队来到国奥队时是带着某种情绪的,你回到国奥队后,似乎也带着某种‘情绪’。”再譬如,“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在你和队员之间需要一种起码的信任!”
外人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也就很难读懂我这封信的真实含义。特别是从一开始就“先入为主”,认定我和《体坛周报》与中国足协是“一伙的”,因而此信被认定是一篇“倒杜”的“檄文”!更为可笑的是,在信发到博客上后,杜伊见到我第一句话居然是:“你的信是什么意思?是公开反对我吗?”显然,有人断章取义地已经转告给杜伊了。从米卢到沈祥福、到克劳琛、到阿里·汉、到朱广沪、再到现在的杜伊,这些年来我亲身经历了太多类似的情况,因而我很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人在搬弄是非!
7月14日,国奥队前往长白山放松。当晚,我乘坐航班返回北京。没想到在延吉机场先是遇到了TOM网站的方肇,坐在一起,话题自然离不开杜伊是否“下课”。我当时还在跟他开玩笑,说“我能成为‘倒克派’的‘领袖’,当初可是你第一个这么‘封’的啊!”于是,我们俩又扯起了当年我是如何被外界认定为“倒克”的……随后,我又见到了上海东方卫视的记者王亚欧,足协副主席南勇以及外事部的罗钊,而且马来西亚队也是这趟航班飞北京。
7月15日凌晨抵达北京首都机场后,严重感冒而身体不适的南勇副主席与我临分手时,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大局为重!”这句话应该说与延吉宴请记者们时所说的是吻合的,甚至可以说,恰恰是因为足协“以大局为重”,才使得杜伊平稳度过了“下课”风波。
谁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从延吉回北京,很多人问起我,我也只是说自己临时有事。7月15日下午15时,我和杜伊相约,在建国门外的国际俱乐部四楼的咖啡厅里坐了下来。起初,杜伊见我后是有情绪,我当然知道直接原因就是那封公开信。于是,在各自要了一杯咖啡后,我首先就跟他解释了我这封信究竟是怎么写的,几乎是将全文给他翻译了一边。在我全部翻译完后,杜伊反而笑了起来:“你为什么要把这封信说给我听呢?”
之后,我和杜伊的聊天算是正式开始了,从中西方文化差异、思维方式差异,甚至包括这次为什么他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等,一一进行了交流。事实上,我在7月16日凌晨5时多发的那篇《揭密杜伊和足协互不信任的根源》博客,很多内容就是我在和杜伊聊天中所谈到的。但因为我不方便把和杜伊进行了交流等情况公开出来【而且我认为公开的话反而效果不好】,因而,很多人认为我是在为足协进行“辩解”。实际情况是:在看待杜伊和足协的矛盾冲突时,我们不应仅仅局限于杜伊和足协,而是应该把米卢、克劳琛、阿里·汉等外教与足协之前发生过的类似情况综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清楚根源何在。在与杜伊的交流过程中,我也是抱着这样的目的去交流的。【如果知道了我和杜伊在7月15日下午有过这样一次长时间的交流,也就明白7月16日的《体坛周报》上为什么我会写《要建设,不要破坏》的报道,以及《求同存异 戮力同心》的言论了。】
而且,在与杜伊的交流过程中,我不仅仅谈了我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看法,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球员始终抱怨他讲课不细的问题,包括为什么中国球员一直在念道霍顿的好等现象,很重要一点就是在于中国的教育方式——从小接受的是灌输式的东西,而不是启发式的。所以,当主教练将基本原则告诉队员,面对一个情况有多种具体的选择、让队员根据情况自己作出判断与选择时,中国球员到场上反而不会踢球了。我甚至列举了阿里·汉时代杜苹的例子,给杜伊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期间,换谈到了国家队失利的原因,杜伊问我:“你知道国家队为什么失败?为什么在失败之后不马上写出来?把真相告诉外界呢?”我说:“因为考虑到马上还有奥运会,从大局出发,为了能够打好奥运会,所以就没有写。”杜伊认可了我的说法,说:“对,因为我们还有奥运会。等奥运会结束之后,我也许会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把期间所有发生的一切告诉球迷!”
交谈之后,杜伊也显得很高兴:“我知道了,等到了长春后,我肯定会改变一些做法。”杜伊甚至表示要准备利用一天两练的间歇,准备一些比赛的录像剪辑让队员看,作进一步的强化与细化。与杜伊之间的交流一直持续到下午17时15分。离开咖啡厅后,我将他送到所住的外交公寓门口,并在那里遇到了守门员教练西米奇。
至此,我的本意和目的已再清楚不过。毕竟奥运在即,无论于杜伊本人还是于国奥队,甚至从大的方面来说于中国足球,杜伊此时“下课”没有好处,否则我也不会在杜伊真的离开后说是“双败”。正如我在《
揭密杜伊和足协互不信任的根源》博客中最后所写的那样,在杜伊和中国足协之间需要一座“桥梁”。我只是希望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毕竟跟随中国足球已10多年,对中国足球、足协的处事方式非常了解,这些年来与老外打交道也不少了,知道老外的思维方式与习惯。当然,也许是我自作聪明,过高估计了自己。
7月15日晚上21时25分,我在北京又拨通了杜伊的经纪人温嘉庆的手机,只是提了一个建议,希望他能从广州赶到长春,更好地扮演一个“桥梁”的角色,毕竟我还有“记者”的身份。杜伊作为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工作,“害人之心”不会有,但“防人之心”肯定有,或许在杜伊看来,我找他进行沟通还有其他目的,而作为自己的经纪人,杜伊肯定会听取温嘉庆的意见。我打电话给温嘉庆,就是希望他能在杜伊和足协之间更好地进行沟通。
五、从道歉到发飙,期间发生了什么?
本来,我的计划是在7月16日一大早从北京赶到长春的,但因为国奥队在奥运会小组赛中的三个对手的材料还没有整理完,我决定稍晚些才赶到长春。至下午,我得到了这样的消息,说杜伊吃完午饭大约是13时30分左右,主动去找了谢亚龙。
谈话内容不得而知,但反馈过来的消息说,谢亚龙自己都有些吃惊,甚至不知道为什么杜伊会有如此大转变。因为杜伊首先向谢表示了歉意,甚至对在延吉发生的事情主动“揽过”,即当随队科研人员将队员身体检测的数据交到自己手里后,自己没有认真察看与研究,没有区别对待身体疲劳与正常的队员,而是统一安排一天一练,这是他自己的失误。杜伊还表示,如果谢同意,他可以去逐个给队员们道歉,而且以后的训练、比赛中也会注意。双方交流了至少有半个小时。
但是,16日晚上19时30分,球队从下榻酒店发车前往训练场时,杜伊表情很严肃,甚至又变得让人看不懂。午饭时,新闻官李萱曾询问杜伊,晚上的训练是开放还是封闭,杜伊回答说封闭,只开放前面一段时间。球队登上大巴车后,李萱再次询问杜伊:训练开放多少时间?杜伊爱理不理地称:“全开放!”因很长时间以来,杜伊都是这样说变就变,球队也没太当回事。
球队抵达体育场后,还是和往常一样先由杜伊讲话。从19时42分开始到19时52分结束,杜伊突然发飙式地讲出了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话,不仅仅令队员不明白,更令谢亚龙难以琢磨明白:午饭后,杜伊还在表示要向队员道歉,缘何突然把双方的最后一丝颜面也扯掉了?杜伊讲完话后,又拉上李萱直奔搜狐记者而去继续“发飙”……
很显然,从16日下午14时之后到19时队员陆续下楼、准备出发去训练,这五小时里肯定是发生了什么,或是有人跟杜伊说了什么。但杜伊本人不说,谁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不巧的是,16日下午,杜伊的经纪人温嘉庆本应赶到长春,因没有买到直飞航班,只能在北京中转,在两个不同航站楼中转时出了问题,导致17日凌晨才抵达长春。此时,杜伊与足协已“摊牌”了。假如温嘉庆能按时抵达,或许晚上训练课前的那一幕还不会发生,杜伊和足协或许也就不会走到现在这一步。
从我自己所亲历、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真正导致足协和杜伊撕破脸皮的,就是16日中午杜伊与谢亚龙交流完之后,到出发训练之前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事情——要么就是有人给杜伊“煽风点火”,要么就是杜伊又获悉了什么不利于他的东西,导致他下决心“破釜沉舟”,先后向队员和记者“发飙”。而且,跟随国奥队采访已有较长时间,杜伊属于性格比较直、“一点就着”的那种人。
那么,这五个小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尽管我可以去猜测,但猜测的永远不可能就是事实,而且我也没有亲历。或许,像6月7日天津中卡之战的首发阵容一样,这又是一个“谜”。
× × × × ×
从7月11日“晚宴”到7月16日晚上训练前杜伊的“发飙”、直至最终“下课”,这就是我所经历的杜伊“下课”全过程。我之所以决定要把整个过程写出来,就是希望外界能了解事实的真相,我没有看到的、没有经历的,虽可以去猜测与想象,但我不敢写,一没证据,二无证人。
我们需要的是事实而不是雄辩! 很多人会质疑我的动机和目的,但我在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我问心无愧!”每一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我根本没有必要去考虑别人说什么。
我之所以这么做,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就是不希望中国足球再折腾下去,我们根本就没有折腾的“资本”。就像我之前无论是在博客里还是在报纸上所写的那样,杜伊有他的问题,中国足协有自身的问题,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建设,而不是去指责与谩骂。
当我们在批评杜伊,质疑用人、质疑技战术时,我们是否可以反问一下自己:如果自己带队,就肯定可以在世界杯预选赛中出线?果真如此,中国足球也就不会是现在这番情景,中国足球还要请外教作何?更何况现在都是“马后炮”,输球后的所有假设毫无意义。同样,
当我们批评中国足协、批评谢亚龙时,我们是否可以反问一下自己:如果自己坐在谢亚龙的位置上,就肯定能比谢亚龙做得更出色? 中国足球不需要“口水”,更不需要“争辩”,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