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新人撑起李家军却难觅新星 女足对比日韩差距在哪
天下菠菜公司CEO
级别: 大牌球星
0  发表于: 2010-10-03 01:54

新人撑起李家军却难觅新星 女足对比日韩差距在哪

 1比3,全新女足的首次正式亮相遭遇一场完败。本场比赛,我们看到了侯雪诚,张劼丽等90后小花的国家队处子秀,11名首发中也只有刘华娜一名老将。然而,中国女足的新生力量并没有惊艳的表现,有新人却没有新星,曾经让人眼前一亮的几名新星也归于平庸。相比近邻日韩年轻女足的强势崛起,中国女足的后备力量明显不足,这也是女足发展的最大桎梏。

  在前不久结束的女足世青赛和世少赛上,亚洲球队的表现可谓是让人为之一振,尤其是韩国女足的强势崛起震撼了世界。U20世青赛,韩国队拿到了第三,U17世少赛,她们更是历史性的拿到了冠军,韩国女足新生力量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在听到韩国U17女足夺得世少赛的冠军后,中国女足队员更多的是惊讶,毕竟,韩国女足已经十余年没有击败过中国队,可未来如何,谁人也不敢保证。

  从中国女足本身来说,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就进入了一个下滑期,教练几经变更,队员换了一波又一波,可这种下滑的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改变。从失去亚洲冠军到世界杯上无缘四强再到无缘世界杯,女足正在一步步的走上深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曾有过惊喜,世青赛女足也曾两次拿到亚军,诸如马晓旭、徐媛等小将也成为国家队的核心。然而,国青队的成材率偏低,更多的球员在短暂闪光后迅速消失,比如曾给球迷带来惊喜的北京小将王丹丹,如今已经选择退役。

  具体到这场与加拿大的比赛中,参加了07年世界杯的球员只剩下了周高萍、翁新芝和张艳茹三人,中国女足的更新换代不可谓不快。在这些球员中,古雅莎、张娜等人也都曾让我们眼前一亮,可在这支女足里,他们的表现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此外,新人马君、尤佳、徐雯佳乃至侯雪诚、张劼丽,她们都得到了机会,可没有带来惊喜,这也与她们之前无法参加世青赛世少赛这些大赛有一定的关系,只是在国内联赛锻炼,要想在国家队闪光的确太难。

  如今很多人提起女足还都停留在铿锵玫瑰的记忆中,韩端作为老将曾成为领军人物,可独木难支的她也无法改变女足下滑的趋势。近几年中国女足只有两名新人算得上是新星,曾在世青赛和亚洲杯上闪光的马晓旭长期受困伤病鲜有出场的机会,徐媛被视为孙雯的接班人已经成为女足的新核心,可她也面临和韩端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孤立无援。至于其他球员,她们或许具备一定的实力,可却始终不能真正展现自己的水平,在国少队,国青队的失败更是打击了她们的信心,直接导致了女足多层次上的断层。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国内女足的报名人数只有几千人,后备力量明显不足。反观紧邻日韩,她们一直在很好的坚持青训体系,女足球员的人数也远多于中国,这也是她们能够崛起的关键所在。从本场我们的对手加拿大来说,目前队内除了核心辛克莱尔和几名世界杯的老将外,其余的也大都是参加了世青赛的球员。更关键的是,加拿大的女足参与人数也很多,主要集中在大学里。虽然她们没有联赛,可她们有着很大的参与基数,在选材上也有更大的余地。

  央视解说嘉宾徐阳在解说比赛中讲了一个故事:在从美国飞回中国的飞机上,和一个空姐聊天得知,她是一名美国社区的女足教练,麾下竟然有三十多名球员。这样的数字让人感到吃惊,在中国,就算是一支职业队,恐怕也不会有如此多的球员。这就是真实的差距,美国有女足注册球员一千多万,德国也有百余万,可中国,只有可怜的数千人,后备力量的差距显而易见。

  如今的中国足球处在一个动荡期,对于女足来说,这同样是一个阵痛期。之前加拿大主帅接受采访时曾给中国女足提意见,她的主要意思就是强调青少年球员的培养,这一点也正是中国女足的软肋。明年,女超联赛将开始采用双循环,比赛多了,或许会带动更多的女足关注者,可如何吸引更多的女孩子踢足球,依然是中国足球要解决的难题
红魔,永远的最爱...